美文网首页人生几何?谈写作读书
不求笔生活,只愿笔发光

不求笔生活,只愿笔发光

作者: 彭莫山一束光 | 来源:发表于2021-08-27 21:01 被阅读0次

    《不求笔生花,但愿笔发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FD5_FBFlcSjuehsjpgOVQ

    傍晚,艳阳天。下班经过一个工地,无意间看到一位建筑工人站在高处,踮起脚,正在安装一个什么东西。

    在夕阳映衬下,他的身影显得更为高大,甚至是伟岸,顶天立地似的,像一座丰碑,一座雕塑,像一根顶梁柱。

    歌颂劳动人民,历来是文学传统。比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名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虽然说的是麦地里耕作的农人,但用来描述眼前这位建筑工,也是贴切的。

    作为一个家庭中的顶梁柱,他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无论是烈日灼灼,还是下雨刮风,他都需要在到工地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白居易这句诗所描写的只是农人工作的一个小片段,在酷暑的天气中进行耕耘。但是从这一个小片段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艰辛。

    而跟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同,建筑工人往往背井离乡,工程在哪儿,他们就到哪儿,天南海北,五湖四海,城市是他们耕耘的田地。

    他们在四季种下一座座高楼,但并不在秋天收获,他们常常如候鸟一般离去,带走黝黑的皮肤,渐长的年龄和满脸的风霜。

    对于这些生活在身边的劳动人民,不刻意歌颂,也不故意煽情,因为我太明白,自己只是隔岸观火,我所记录的文字,拍摄的照片,无法为他们分担一丝一毫。

    就像我一直忘不了2007年打工诗人郑小琼接受人民文学奖时的获奖感言:

    “珠江三角洲有4万根以上断指,我常想,如果把它们都摆成一条直线会有多长,而我笔下瘦弱的文字却不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来。”

    这句话直到今天依然震撼着我。而据我所知,郑小琼至今一直坚持她的创作,坚持用文学记录打工女性的个体命运,她用诗歌表达自我,用诗歌关注他人,逐步关怀更大的世界。

    即便所处的位置,所经历的事物,所记录的对象全然不同,但某种程度上,像她这样的记录者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影响了我看世界的眼光,让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拿起我的笔,拿起我的相机,用记录表达关注与关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也不再纠结于所谓起承转合,之乎者也,而是老老实实地记录,真真切切地感受。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文字充满了段子式的小机智、绚丽夺目的文采。面对真实的生活,我宁愿保持古老的笨拙。

    不求笔生花,但愿笔发光,我相信,即便是微弱的一束光,也能照亮一些角落。

    写于广州

    更多分享,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彭莫山一束光】,一起看见生命的光,成为自己的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求笔生活,只愿笔发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hv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