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决定了我们从哪一个层级理解问题、引导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并且验证和巩固问题。
1.描述问题层级。在高铁上等公共场所孩子哭闹,我们会认为孩子“打扰了别人”。我们很自然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孩子发出的声音上。解决方案就是:怎么才能不让他发出这个声音?如果我们把描述提升一个层级,把问题说成“孩子感到不安”,对应的解决方案就是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当父母往这个方向努力时,孩子的不安就会更容易缓解。
2.语言还会引导我们朝不同的方向解决问题。尤其当问题发生在关系中,对问题的命名就会反映出我们的偏向。它不光定义了问题要往哪个方向解决,还包括“谁”来解决。比如,一个新人在团队中不适应,问题既可以叫做新人的“适应问题”,也可以叫做团队的“包容问题”。这两种叫法之下,谁应该改变,怎么改变,是不是就截然不同了?
3.语言还决定了我们从哪个角度验证和巩固问题。比如,抑郁症的命名就会制造一种对负面情绪高度敏感的反应模式。被赋予这个诊断的人,任何一点悲观的感受都会被自己和身边的人放大。最后,这个模式就会成为“抑郁症”的一部分。当你担心自己存在某种心理问题时,请你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心理学的时代,你不知道问题叫什么,只能用你自己的描述这个困境,你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描述方式?当你开始有这样一些思考,也许就会停下习惯的思考方式,从急于解决问题,走向不一样的观察与应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