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是错的?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是错的?

作者: 老余读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6:11 被阅读0次

2

如果这些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孩子也有可能从其它渠道获取,不过这个过程,必然更为艰险,可能穷尽一生,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昨天从一篇阅读过量60000的文章中惊讶的看到:不要延迟孩子的满足感!我目瞪口呆。

文中举如下例子,来证明“延迟满足”的错误:

孩子喜欢吃巧克力,家长以长蛀牙,对身体不好为由,要孩子克制,不能吃。由于孩子对巧克力的长期克制,从而产生了一种病态的需求,发展到后来,甚至偷钱去买巧克力。

作者从而得出结论:不要延迟孩子的满足,而是要即刻满足孩子!

著名的棉花糖延迟满足试验,大家都应该看过:

试验者给孩子们一块棉花糖,告诉孩子们:只要在15分钟之内不吃这块棉花糖,就会得到两块棉花糖。

文中的“巧克力”案例和棉花糖试验有本质区别:

巧克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而棉花糖会在一刻钟后得到另外一块,能忍耐的孩子于是得到“双重”的满足感。

从永远得到不满足巧克力的例子,作者得出“不要延迟孩子满足感,而是要即刻满足孩子”的结论是从何而来,就不得而知了。

我所理解的“延迟满足”

首先,需要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快乐与痛苦的次序。

道理很浅显,老罗(罗永浩)不是还在他著名“语录”中说到:怕吃苦,吃苦一辈子;不怕苦,吃苦半辈子嘛。或许,这也能为延迟满足正名。

其实,我们的孩子通常在5岁开始就明白:只图眼前的安逸会带来不利,而推迟满足感能带来好处。如:在幼儿园,滑梯需要轮流来,如果你的孩子多些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而自己等到最后,在无人催促下,玩到尽兴,就可以享受更多的乐趣。

虽然很多家长有条件为孩子单独买一个滑梯,让孩子不用等待,不用延迟满足。但毕竟,未来的社会化合作会更紧密,从小不参与社会化过程,将会在未来失去应有的社会化位置。

延迟满足的好处很明显——现在忍受小痛苦,后面迎来大快乐。但很多孩子还是缺乏这种延迟能力和经验,为什么?

除了“基因”的少量原因外,大部分原因还是家庭影响:

1.没有安全感。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安全感,自然对未来没有信心,对未来没有信心,自然“享受现在”更为重要,所谓及时行乐是也。

2.父母言行影响。父母在年幼的孩子心中“位高权重”,缺乏模仿对象的孩子,自然把父母处理问题的办法全盘接下,并视为金科玉律。很多父母常告诫孩子:照我的话去做,但不要学我。因为父母自己的生活毫无章法,对未来没有规划,但却要迫使孩子有条不紊的生活,要对未来有信心,相信明天能得到两个“棉花糖”,这样的强迫又有多少意义呢?

要让孩子养成“延迟满足”的习惯,就必须让他有安全感,我们还得以身作则,从而让孩子对未来有信心,相信今天的努力与付出,会换来未更多的“棉花糖”。

这些心灵的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的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如果这些礼物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孩子也有可能从其它渠道获取,不过这个过程,必然更为艰险,可能穷尽一生,且常常以失败告终。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爱能像父母之爱那样无所求,且,不需要用任何东西来交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是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nb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