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提高思考力,去除认知遮蔽——《把时间当作朋友》之思考篇

提高思考力,去除认知遮蔽——《把时间当作朋友》之思考篇

作者: 渔樵对白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5:18 被阅读0次

    我们根本不是理性的人,很多决定都是在稀里糊涂的状态下做出的感性决定。  ——《思考·快与慢》

    越怕用脑,越不爱用脑

    人类生而不爱动脑,调用大脑是件很费时也很费力的事。所以,一旦人们养成了不爱动脑的习惯,就如同汽车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因为轻松舒适,所以不再去质疑和思考问题的本质。

    这类人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他们要么习惯于直接从他人身上获取答案,要么听命于“专家”意见,然后,便笃定地以为,别人给的答案和“专家”意见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不加分析并全盘接受。

    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种:要么你比较懒惰,怕花时间做事;要么你没有主见,深信权威就是真理本身。一旦进入这种模式,真是一件可怕的事,使我们不断陷入认知遮蔽,还不明其理。

    世界是个复杂系统

    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思考问题时,很有可能跟我们的思维局限性有关,并且缘于思考的逻辑错误。比如:我们常常会把世界这个复杂系统,简单地归为机械体,当作一部按时按点、按部就班的机器。因此,单一因果论就成为人们行事判断的主要方式,也因此走入狭隘。

    比如: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简单总结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胡萝卜加大棒,一切都可以用奖、或者罚的方式,达到我们期待的结果。然而,这恰恰忽视了孩子是一个有鲜有肉的复杂生命体,只有价值观和被尊重才是最底层的需求,满足这两个条件,我们的教育才有了可以追根溯源的理论基础。

    拒绝承担不确定性,以及忽视事物的复杂性,也遮蔽了我们的认知。

    隐藏式假设

    作者在书里提到了“双盲测试”这一概念,指的是医学领域在推出新药或新医疗手段时,用新药和安慰剂同时测试。双盲是指患者、发放药品者对情况完全不知情,并不知道除了新药外,还有一种没于有任何药效的安慰剂,他们都以为是自己用的是新药。研究人员作为唯一知情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局外”观察后,分析新药和安慰剂的效果,如果二者好转比例相当,则说明新药几乎无用。

    双盲测试给我们的启示是:因是医学领域人命关天,所以每推出一个新药,研究人员都在小心翼翼求证。

    那么,我们在按受一个新的观点时,为何不多一点思考和求证,因为这个观点会对我们的行动产生重要作用,这个深入思考,小心求证的过程,就能有效减少我们的认知误区。

    总是反过来想

    查理·芒格有个著名的观点:凡事总是反过来想。当国内第一个研究思维模型的成甲当面请教他,到底什么是思维模型时,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研究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当我们无法从仅从正向获得答案时,何不换个角度,从反向思考往往是有效的突破口。比如,我们投资一个项目,如何获得成功,那就换个思路,想想怎么样让投资项目失败,我们会怎么做?要想减肥成功,那就想想怎么样才能减肥失败,多看看身边那些失败者的案例,也不要全听、全信那些所谓成功者的粉饰自我的吹嘘之词。

    调动语言这个潜意识

    记得崔永元给当年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工作的樊登说:永远不要说脏话。因为,你一旦不加控制地说脏话,就会变成潜意识,不经意时候就会随口而出,作为一个主持人,这是大忌。

    无独有偶,李笑来在书中列举了很多有助于激发正向潜意识的句式。比如:“我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转化为旁观者视角:“我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可是你当初没有多读书。所以,现在你追悔莫及也没什么用。”再演化成积极主动的句式:“从今天开始多读一些书,多学一点东西。尽管学东西对任何人来讲都不容易,但只要坚持,大多数技能都可以比较熟练地掌握。”

    这些句式,更多地是接纳,然后,选择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什么样的语言方式,就带来什么样的潜意识,而潜意识又会主导我们的行动。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就会导致最终的结果。如果我们都能早点了解认识上的误区,用理性思考帮助我们去除认知遮蔽,那我们行动的失误率就大大降低,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高思考力,去除认知遮蔽——《把时间当作朋友》之思考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ng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