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what is the true work of man? Surely, the true work of man is to discover truth, God; it is to love and not to be caught in his own self-enclosing activities. In the very discovery of what is true there is love, and that love in man's relationship with man will create a different civilization, a new world.
那么,生而为人,真正的使命是什么呢?当然,人的真正使命,是发现真实,发现神性,这就是爱,而不是困缚于自我封闭的心行中。就在发现真实之际,你心中的爱在萌发;当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爱,我们就能创造出不一样的文明,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
以上是尝试翻译一下。
discover,seek等词汇,会触发读者心中各自的思维、意象范式。此时,对于这词汇做精确的定义、界分,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领会克在文字语言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意。
阿布所引的话,核心是the center,亦即:我、自我、我执、自我中心……当人从这个中心出发,去追逐、去逃避、去造作……这就是“有我”,是“有为”。有为,则易迷失于我执所投射的幻相,看不到truth真相。而真正的领悟、并不是有为追逐所追到的,往往是追逐未得、疲倦无望之际,突然灵光一现……
如果从书上读到或者他人告诉我:有为追逐,南辕北辙,是错误的!我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压抑、掩饰内心的追逐欲。这就是阿布的困惑:好像我就得束手等待、守株待兔,才能发现truth。当然不是,因为此时,我在压抑掩饰自己最真实的追逐欲,佯作“无为”状,这已经陷入了两个人格的内耗——真实的追逐欲、理性的控制欲,这就是二元对待,控制欲就是the observer/controler,追逐欲就是the observed/controlled,这就是能所二元分裂,这就是人们最擅长的对峙、对治,这就是用“有为”地压抑,做“无为”状。
克告诉我们的是:用心观照自己的追逐欲。此时还有一个observer,一旦有评判、谴责、辩白……这就是自我、我执在起作用,这就是有为的二法;一旦明了了这一点,那份“有为造作”就会慢慢自动止息,如同气球被我扎了一个孔,这就是无我、无为。这样我的追逐欲就慢慢脱去了评判、压抑、逃避、辩白……这些束缚绳索,获得自由流淌、自由绽放,就像厨房里被门窗关住的浓烟,我原本希望关住、管住,不让外人知道;可一旦我打开所有门窗,浓烟反而就消散了,这就是无我、无为。
所以,追逐欲并不是被我们战胜而消失的,也不是掩藏到心底佯装消失的,也不是控制欲与追逐欲反复拉锯对峙而佯装消失的,而的的确确是在放弃一切有为造作之后,在片刻的宁静中突然就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比如,如果我内心恐惧、胆怯,我也颇以此而自责,特别是在外人面前要做出勇敢状。此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恐惧、胆怯,这是我的真实面目;而意识表层所设定的理想——勇敢的自己,这是控制欲,是努力的目标、动力。实际上,真正能让我变得勇敢的,根本不是这个虚幻理想,不是我的转变自己的决心与努力,而恰恰是这两种人格的拉锯战,让我陷入二元对立,迟迟不能放下恐惧,而且内耗让我心力交瘁。等哪天,我实在奋斗累了,一点效果不见,干脆不努力了,我承认我的恐惧,我不折腾了……此时,心反而平静轻松了。或许,此时内心的恐惧如同烟雾一样开始消散……
家人的拥抱,让人有安全感,不必竖起保护墙,来围住恐惧的我。如果我看清了真相,看清了心中的恐惧,则恐惧可能消散。否则,家人的拥抱就变成了一堵保护墙,成了我的执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