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作者: 朱泙漫 | 来源:发表于2021-03-20 22:52 被阅读0次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凰为予先戒兮,雷师告予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又云: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又云: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羲和、望舒、飞廉、丰隆、雷师等,都是后世神怪小说(如《封神传》)里的名词。宓妃、有娀佚女也是神话。《九歌》里的什么东皇太一,什么湘夫人,什么国殇等等,更不必说了。这些神话,是《诗经》里所绝对没有的。《诗经》里的神是天,《诗经》里的鬼是祖宗。从天与祖宗的方面演不出离奇怪诞的神话来,从东皇太一、湘夫人一方面,便可以演得出离奇怪诞的神话来了。

从此以后,中国的诗歌里,便添了许多神话。首先受屈原的影响的,就是曹子建,他的《洛神赋》,不就是神话吗?

再后诗歌里夹杂神话的,要算李太白和李义山最为显著。李太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云: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李太白的风为马、鸾回车,不就是《离骚》里的鸾凰为先戒、望舒(望舒,风神名)先驱吗?

李义山的《嫦娥》云: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义山的嫦娥,不就是《离骚》里的宓妃、有娀佚女之流吗?

《楚辞》的第二种特点,就是说牢骚话,表现孤僻的性情。说牢骚话,在《国风》《小雅》里也有的;后人拿诗歌发牢骚,不单是受了屈原的影响。表现孤僻的性情,在《诗经》里没有的;在《楚辞》里,却随处表现出他自己孤僻的性情来。如云: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又云: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又云: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时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又云: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吾不知其亦已兮,苟予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诸如此类的地方很多,都是充分地表现他高洁的性情。屈原自杀,一半固由于受了环境的逼迫,一半也由于他的天性是孤僻,不和俗人相投。这种孤僻的性情,充分地在诗歌里表现出来,这是《诗经》里所没有的。或者有这样的作品,也被孔子删掉了。因为孔子要拿《诗经》做教化的工具,这样的充分表现孤僻的性情,和处世接人,很不相宜,所以一例删掉了。就是前节所说的神话,照理在初民时代的诗歌里,也不能没有。《诗经》里没神话,一定也是被孔子删掉了。《论语》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诗歌里的神话,哪有不删去的道理呢?

自从《离骚》出现以后,屈原拿它将自己孤僻的性情,充分地表现出来。后人读了他的作品,当然要受了他的感化,犯了传染病。其中受传染病顶深的,要算是唐朝的孟东野(孟郊)、李长吉(李贺)二人。

孟郊的性情,非常寒酸;李贺的性情,非常幽怪。但看苏东坡“郊寒岛瘦”四字的批评,和后人称“长吉是鬼才”的一句话,便可以知道了。而且孟郊、李贺二人诗歌的外表,也是出于《离骚》,这是可以举他们的诗来证明的。如孟郊的《巫山高》云: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

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

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按《九歌》云:“令飘风兮前驱,使冻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东野从这里四句,化成“但飞萧萧雨”两句。又云“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野从这里两句,化成“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两句,痕迹显然可见。又东野的《独愁》云: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

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按《离骚》云:“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东野从这句化成“常恐百虫鸣”两句,也极容易看得出。这样相似的地方很多,不及遍举。

再说李贺:他的《苏小小墓》一首,最容易看得出他所受的《楚辞》的影响。《苏小小墓》的诗云: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翦。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竹,劳光彩。

西陵下,风雨吹。(吹字读去声,与彩、待等字为韵,俗作“吹雨”非是)

按:这首诗,词旨凄绝,满纸鬼气,固然似《楚辞》中之《九歌》;而草茵、松盖、风裳、水佩,都是《离骚》中的字眼。

本来李长吉的诗,出于《离骚》,在以前已有许多人说过了。《渔隐丛话》曾说:“李长吉诗出于《离骚》。”而杜牧所做的《长吉集序》,已经说道:“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不过孟东野诗,出于《离骚》,前人却没有说过,这是我最近看出来的。大概东野的性情寒酸,长吉的性情幽怪;总之都是孤僻,都是不近人情,和屈原是一样的。

再后梅尧臣的简淡,黄庭坚的生硬,又是从孟郊、李贺变化而来的了。凡后世不近人情的个性,发表在诗歌里,多少总和屈原有些关系。

个性是天生成的,假使没有屈原也会有孟郊、李贺、梅尧臣、黄庭坚等人的个性。但是没有《离骚》,恐怕他们受了《诗经》的陶冶,潜移默化,便不会将个性表现在诗歌里,便是表现出来,也不会有这样的充分。

这种充分地表现个性,照新文学说起来,当然算是好,不算是坏。若拿诗教的眼光来看,却又不能说是好。因为充分地发展不近人情的个性,到后来变成曲高和寡,彼此不相投洽,而社会上必现出一种冷淡的状态来,这不是好现状。

两样的说法不同,到底谁是谁非,我也不敢下一句断语。

(五)

《楚辞》里的第三种特点,就是喜用艳丽的字。后来经过李义山、温飞卿、韩致尧等人的仿效,而演为后世香艳诗。义山尚有寄托,飞卿则但得浮艳;此后香艳诗,更不足道了。

后世做艳体诗的人,无论做得如何坏,无论做得如何淫荡,在自己说起来:总是开口温、李,闭口屈、宋,这可算是屈原害了他们。然屈原是“好色不淫,怨诽不乱”,后人好色而至于淫,这应是屈原所痛恨的事了。

由《楚辞》的一部,而流为后世的艳体诗,差不多人人都知道,这里不必引诗为证。

据我的观察,《楚辞》和后世诗歌的关系是如此。谢无量先生说:《楚辞》里有两种思想:一种是爱国的思想,一种是超人间的思想,也与后世的诗歌有很大的关系。他所说的超人间的思想,就是我所说的神话。他所说的爱国思想,他也有他的理由,读者可以参看。

相关文章

  • 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

    忽忆联语一幅: 望崦嵫而勿迫, 恐鹈鴃之先鸣。 乃集句联,上联见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下联...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典句出自﹝战国﹞屈原《离骚》: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1.羲和...

  •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凰为予先戒兮,雷师告予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

  • 离骚18-第9节-音意典

    吾令羲和弭(mǐ)节兮,望崦嵫(yānzī)而勿迫。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 时光慢走 生命从容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留恋、嗟叹都无济于事,时光还是那样肆意地...

  • 离骚19-第9节-翻译-欲入天宫,碰了个钉子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

  • 12.8

    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mǐ)节兮, 望崦嵫(yān zī...

  • 诗意地栖息于世

    羲和弥节兮,望崦嵫而无迫。 邀约嫦娥兮,舒袖翩舞漫姿。 这是我为朋友拍的日出照片胡乱编的顺口溜。朋友晨练,天空如洗...

  • 名人书斋联选(十三)

    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鲁迅集屈原《离骚》诗句)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清 纪晓岚) 诗罢春风荣草木书...

  • 写在除夕时

    辛丑已至,望崦嵫而勿迫;凛冬将尽,恐鹈鴂之先鸣。 栽桃种李,愧园丁之束手;读书写文,叹布衣之无力。 感师友相助,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pg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