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在睡眠问题上,曾是个不折不扣的“恶魔宝宝”。当我每两个小时就得醒来喂奶时,当好不容易把他哄睡了一放床上他就哭着醒来时,我多么希望能有什么“带娃神器”去安抚他啊。当时就考虑过一款能放什么阿尔法脑波音乐、能发光的毛绒动物玩具,据说能安抚宝宝睡眠问题。在冲动购买之前,我思考一个问题,这玩具的机制是什么?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哈洛“恒河猴实验”,让新生的猴宝宝与母猴分离,给它一个带着奶瓶的“铁丝妈妈”与没有奶瓶的“布料妈妈”,虽然常言道“有奶就是娘”,但实验表明,猴宝宝除了饮食需要会去找有奶的“铁丝妈妈“外,更喜欢长时间跟“布料妈妈”在一起。哈洛得出的结论是,身体接触对婴猴发展的影响力与重要性超过食物的作用。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此项研究对人类婴孩也适用——宝宝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亲子身体接触对宝宝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故温暖发光发声的毛绒玩具就像宝宝的“布料妈妈”。问题来了,我们愿意让“布料妈妈”去替代真实妈妈的温暖怀抱吗?长期“替代”情况下,真实父母亲的缺席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们会看到网上一些略显“奇葩”的例子,譬如很多人小时候喜欢抱着一块枕巾嗅着抚摩着睡觉,不抱着就睡不着,哪怕脏了破了,也不愿扔掉。大多数长大点就戒掉了,少数严重者成年后也依然保留了这个习惯,甚至发展到谁想扔那块破布就跟谁真急(注意是真急,不是开玩笑)的地步。
为什么“破布”如此重要?若让那些人回溯童年,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有在生命早期有被父母忽视或交给其它人养育的经历,无法与养育者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孩子害怕的黑夜里,只有某个玩具或布料给他们一点温暖与安抚,于是特定的物品就成了“布料妈妈”,成了真实妈妈(或重要养育者)的替代品,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依恋。感觉是不是有点心疼与心酸呢?
宝宝再长大点,我也考虑过一些宣传特别多的早教玩具。譬如有一款玩具妈妈与玩具宝宝一套的玩具,可以模拟妈妈与宝宝间对话。广告称可以帮助宝宝们习得与父母的沟通、交流。问题又来了,人类的社会交流、模仿学习要向玩具学习吗?玩具有人类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吗?父母亲自与宝宝说说笑笑的亲子时光不是效果更好?还有一款玩具可以跟宝宝玩捉迷藏。宝宝孤独到得跟机器人捉迷藏的地步了吗?我们小时候可是跟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再小一点也是跟爸妈一起躲猫猫。还有那些教唐诗教英语教唱歌的玩具,宝宝是喜欢听录音唱,还是爸妈把他/她抱在怀里一起唱歌、讲故事呢?
不是全盘否定孩子的玩具,“布料妈妈”玩具做为一时的安抚是可行的,电子声光玩具陪伴孩子度过一些快乐时光也是可行的。但父母们不要忘记,不要将玩具作为你的替代品,把陪伴的任务、教育的任务全权交给玩具,把自己交给工作或手机。不要把各种玩具买买买当作爱孩子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
再高档的“布料”也替代不了父母怀抱的温度,再动听的电子歌谣也没有父母五音不全的歌唱带给孩子的欢乐多,再好的玩具也替代不了真实父母亲与孩子的陪伴与养育。
宝宝们要的并不多,只是父母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