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
书从主动阅读开始铺垫,主动阅读是一种自我发现型的学习,而非指导型学习,阅读后可以获得更大程度的理解,接着就谈到了阅读的4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基础阅读。
基本上接受过一定教育的都会基础阅读,它分为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学前教育)-认字-字汇的增长和对课文的运用-“成熟”的阅读者(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基础阅读是一种辅助型阅读,基本都有一位老师在旁指导,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
第二层次是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侦探,主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
1.先看书名和序,副标题,其他相关说明等;
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有索引,也检索一下;
4.如果是新书,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从目录的略读,挑几个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打开书,随便翻翻,念个一两段或连续读几页。
另一种是粗浅的阅读。面对一本书的时候,先从头到尾地过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在两个层次之后,作者又谈到了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而言,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思想、生命和观点。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
要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做笔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让你保持清醒,让你主动思考并写下来,同时写下来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笔记有三种: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辩证笔记。
接着就进入了本书花了比较大篇幅来介绍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架构性规则/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进行分类。种类分为小说等虚构型的和论述型的,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后者。种类可以从书名判断和内容判断。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主要在说些什么。这是指导你注意一本书的整体性。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列举全书大纲及各个部分大纲。这是强调一本书的复杂度。有一套运用的公式:全书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谈的什么;第一部分又分成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重点又分别是什么。
4.确定作者在本书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性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找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这里包含了找出重要单字并理解这个单字在这种情境下的精准意义两个方面。
6.找重要的句子,抓住作者的主旨。主要核心是作者所下的肯定和否定的判断,以及谈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找出相关内容,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的问题,哪些没有解决,哪些是他知道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评论性规则/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智慧礼仪评论规则:
9.在你读懂了的情况下再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辫到底不可。
11.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完整。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在做主题阅读时,准备阶段首先要知道,对于一个特定的主题,所牵涉的不会只有一本书;第二个要知道的就是,总的来说,应该读哪些书?
主题阅读可以分为以下五步骤:
1.找出相关的章节。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所以确定书单后,用检视阅读找出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2.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这里最困难的是要强迫作者使用你的语言,而不是他的语言。这是一种大量的翻译工作。
3.厘清问题。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作者或多或少都为解读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4.界定议题。对于一个问题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时,我们要找出不同意见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分类。
5.分析讨论。问题和议题突出讨论,以求突显主题。
前面所讲阅读的规则,一般来说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论说性作品又可以区分为实用性作品—行动、理论性作品—知识。
那么如何阅读其他类型的作品呢?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想像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即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
1、不要抗拒想像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2、在想像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3、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阅读想像文学的一般规则:
一、架构性规则
1、你必须将想像文学作品分类,比如是小说、戏剧或叙事诗等;
2、你要能抓住整本书的大意。比如小说情节是整本作品的大意;
3.、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在小说中,这些部分就是不同的阶段,作者借此发展出情节来。
二、诠释性规则
4、小说的要素是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作者操纵着这些要素的变化来说故事;
5、共识与主旨有关。小说的要素与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相关。一个富有想象力的作者创造出一个世界来,他的角色在其中"生活、行动,有自己的天地“,
6、阅读一本小说或叙事诗等,一定要跟随他完成这场探险。这些场景或背景社会的组合,是小说中各个要素之间静态的联系(如同主旨一样),二情节的披露(如同论述或推论)是动态的联系。
三、小说的批评规则
对于小说,我们不该反对或赞成,而是喜欢或不喜欢
如何阅读抒情诗?
1、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2、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如何阅读历史书?
1、对你感兴趣的时间或时期,进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2、阅读历史时,不要只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的时空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如何阅读当前事件的报道?
1、这个作者想证明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