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读书记12:无用

2023读书记12:无用

作者: 静水0722 | 来源:发表于2023-05-26 07:34 被阅读0次

    ——林曦《无用之美》

    波姐说,接纳现实也是一种智慧。《后浪》中任师的师父对他说道:知行合一,从认识这件事正确到做完这件事,都是修炼。糊师说,一件事,如果你希望三年能做好,请给自己五年;需要五年做好的,给自己八年;需要八年做好的,给自己更长的时间……然后安心定神,频率调慢一点,只需要再等一年,多长一长,事情自然会给你方向和答案。丁师说,我们愿意为生命付出什么呢?这是考验,也是天人交战。行事中修炼,脑袋想,嘴巴说,没有任何意义,在于的是做了什么,如何做。

    感恩师者的点醒,让愚昧不堪的自己看到一点透亮。

    当当版本的《无用之美》的签名章是“心地光明,乘兴而行”,从天真到可爱,从可爱到光明,大概是我向往的状态吧。

    1、自然流露中焕发生命的真诚,试着自己给自己一份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不必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出奇制胜,而是自然流露。其中的表达,即便只是无数画面中很小的一角,也会因为我的真诚而具有生命的光彩。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感受我们会被什么吸引,是什么令我们的眼睛发亮,然后去做。

    2、爱自己,还有一个正解,那就是:能量的消耗和匮乏之后需要的充电,从休息中来,从满足感和成就感,还有对真理的探索、自我的成长。

    总以为休息是充电,放松是充电,其实生命能量最大的充实来自于成就他人的满足感,还有对真理探索而实现的自我成长。书中说,生活中一旦有悬而未决的事情,就像是无法关机的电脑,开着窗口,占着空间,不断消耗着能量。即便手上有再多的事情,都无法填补的那一块空白。回到自己身上,把那些想要做的事情,去一点点认真地做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赋能的方式。

    只是带着“逍遥游”的心态,不会让自己那么紧绷。因为当用一种审美的角度看向自己的时候,空间的留白,实际上是给自己,还有别人留下一份审美的余地。而这些,在当下的教育中,尤为重要。把生活占满,其实也是把生命的弹性耗尽。如此来看想“错误”,课本上提到“过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给予更多的空间时,其实也是给予了每一次错误,每一个选择的可能,这份可能里蕴藏着成长的力量。

    其实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喜欢和不喜欢本就一体的,而一切的纠结在于我们想留下喜欢的,驱逐不喜欢的,这才是痛苦所在。尽心于常事,这一点我很受触动。原来事事念念都是我们人之呈现,与世间的互动里演绎着自己的样子。 我们之所以需要把匠心落在生活的每处,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与行始终是一体的,你的用心之处就呈现为你的样子和生活的样子。

    作文大赛中,班上两个孩子同时写了《可恨的###》。找来###看了同学写的自己的作文,我问道:她们写的都是真的吗?孩子点点头,眼里泛着泪光。我说,有什么想跟老师说的?他说道,我没想到她们对这种行为的感受是可恨。放学后,跟妈妈沟通,谈了一个半小时。从共情能力的问题出发,谈到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关注孩子自我感受,最后我问家长说:这次谈透了没?家长说道,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开玩笑道,之前听说每次跟你谈到孩子的问题时,你都会找静倾诉一番。她不好意思笑了笑。我说,这给我很大的触动。原来,我曾经以为的跟你谈论孩子的问题是责任,如今再来看之前的举动,原来是把教育的问题直接扔给了你,而我没有意识到,这个球你接不接得住。而这一次,我忽然没有了急躁,耐下心来倾听你与孩子互动的点滴,一点点从你的反思中发现症结所在,这个过程好似诊病一般。我的收获比她也许更多。这一次的深度沟通,给我巨大的成长。当踏踏实实面对时,有一份沉下心来的宁静,自然而然流露的真诚,彼此心领神会,那是教育的真谛,彼此触动,又彼此成长。喜欢《什么是教育》中谈到的一个词“生活交往的气息”,《后浪》中师承班一再受挫,但这些人一直在强调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任师说,与时间做朋友。是啊,一切都为了快速与成效时,不自觉的就会没有了那份“生活交往的气息”,急躁是自然而然的了,又怎会沉静下来,投以真诚。那份生活交往的气息,是真诚的问一句,昨晚为什么没有读书打卡啊?孩子急切的说出了当时的情况,美琳气急败坏地说:老师,昨天我的感悟写了好长一段呢,刚写完,爸爸手机没电了。我笑着回应,没事,重要的是你有所感悟,老师知道了,也相信你。冠弛支支吾吾跟我说,老师,昨晚身体不舒服,有点低烧。我问道:那今天身体好点了没,还发烧吗?孩子松了一口气,说道:已经好了,老师没事了。我点点头。第二天读书打卡竟然比曾经天天群里反馈,班上聊书效果好太多。哦,原来啊,懂得与理解才是一种尊重,尊重之后,才有发自内心的内驱力。

    与冠弛妈妈一起合力解决孩子拖延的问题、上课听讲的问题,我把我的发现孩子上课听讲积极认真,不会走神了告诉妈妈。妈妈把回家作业高效快速反馈给我,说孩子甚至自觉把作文竞赛重抄了一遍,原因是自己涂画太多,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我深深触动着,每个孩子都是闪亮的天使,当被尊重时,一切内在就会被唤醒,前提是那份投注到生活交往气息的一份观照。

    这一周来的上课状态甚好,我能看到孩子们上课时涌动着的思维的流,跃跃欲试的手举起来,这是对上几个周课堂思维问题关注的一点成效。但当我意识到教学进度因请假落下不少时,心里不免急躁了,上《海底世界》时,课堂不自觉滔滔不绝,侵占了孩子们静默的动笔批注思考时间,最后课堂总结时,孩子们的输出很不好,回到办公室来,我忽然想到,这一节课的状态里本有的急躁,如此状态下,如何才能让孩子沉下心来领悟收获呢。

    《火烧云》那一课时,孩子交流自己疑问时,班上一半的孩子说道,自己的问题是“火烧云是什么”,以前的我会很不理解,但如今,我会因此而心生一种沉思,当下的教育也许真的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孩子们的问题与困境,然后去深入其中,一点点拨开云雾。比如,游戏、自然、劳动在童年的巨大意义被忽视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教育出一个拥有丰满品性的孩子。当游戏缺失时,就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当自然缺失时,就会失去热情与兴致;当劳动缺失时,那份创造与细腻就会流失。班上一个家长跟我交流时,我告诉他多让孩子劳动,家长谈到,平时怕打扰孩子学习,总是孩子周末参加辅导班时,才会开展打扫除。其实除了这些,孩子除了叠被褥、整理书包而已,可是就连这些,孩子也会做不好。是什么时候开始,教育的常识在家庭中慢慢被忽视,然后消失不见?而我们在面对所有的教育问题时,不得不把这些前提纳入其中,若非如此,只会隔靴搔痒。就如磨课过程中,我们所发现的,很多时候孩子没能达成我们所期待的教学目标时,有两个核心问题:首先,我们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与文本相处磨合亲近的机会,更没有给予学生十足的信任。听周益民老师的《民间文学里的中国》四大传说这节课时,深深赞叹老师的思辨思维的课堂引领与追问时,我能清晰感受到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浅层次到后来深入的思维呈现,其实深度学习的发生一定是由浅入深的。不禁感叹,那是源自于老师对于民间文学的深入解读而流露出来的浅出引导,整堂课流露出来的是孩子们的思维表达,到后来,孩子们显然有了讨论的热烈。而这一切是需要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的,甚至是浅显表达的接纳的。如果没有浅表的基本思考,谈何深入?如果没有教师本身的深入,又谈何点拨与追问的智慧呢?  这也是我们的课堂中暴露出的第二个问题。以此看,随处都可见我们可以深入精进的功夫。只是面对问题,也许一份真诚,在自己的三分地里一点点摸索可以改善,可以改变的可能,依稀还记得鲁峰小学听的那节课时,小组汇报时每个同学参与时孩子们自信的表达,那是对于汇报环节的智慧转变,我们都会找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代表,而鲁锋没有每个成员各司其职,一起汇报,唯有如此,每个孩子都会被关注,也都会被尊重,自然也会因此成长。恰如最近我摸索的批注式阅读在课堂教学和作文批改的尝试,我也慢慢发现存在于孩子身上的思维现象,有的孩子需要思考很久,有的孩子下笔如神,其实在举手回答问题的课堂之上,那些能够反应迅速的孩子会被看见,被一次次的鼓舞,而那些稍慢点的孩子渐渐缺乏了自信,自然高年级的课堂上慢慢成了一些同学们的主秀场,牟平二实小的课堂上,还有寿光一个学校“让每个孩子站在正中央”的课堂教学的探索,从自学到对学,再到小组展示,那种托举孩子的教学理念给我很大的启发,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可以,是我们没有看到他们都是可以的,因为急躁,而着急把一切灌输给他们,不愿意花一份心思去琢磨如何激发,这是一份需要在坚守中慢慢践行的尝试之路,给自己一点时间,给自己一点空间,慢慢来,才会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读书记12:无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th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