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周幽王以虢石父为上卿,祭公为司徒,尹球为大夫。虢石父名鼓字石父,是劝幽王登骊山点烽火以戏诸侯的肇事者。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太过荒唐,有学者认为史实未确,但是幽王宠信的这三个佞人对于西周之亡的确难辞其咎。其中尹球就是贤相尹吉甫的儿子,可叹!
012)幽王无视天灾人祸,不访贤才而访美女,荒废政务,是自作孽。赵叔带表谏得咎,遭到免黜,逐归田野,却是因祸得福。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吾不忍坐见西周有'麦秀'之歌。"奔晋图存,是为赵氏宗,其后经竟列土诸侯。
013)申伯,申国公子诚,厉王的妻舅,宣王的母舅,是宣王中兴的干臣,得宣王大加赏赐。封于谢,尹吉甫写诗《崧高》表示赞美,并为申伯送行。申伯是申国开国君主,中华谢氏始祖,周代实行"赐姓命氏"制度。按血统赐姓,以国名、地名、职官名等等而命氏。天子分封得国而"致邑立宗"就是"氏"。
014)上述申伯是宣王的舅舅,幽王的王后是申后,申后之父称申候,看来,申国的第二代就升爵为候了。申地处南阳盆地,物阜民丰,可惜与幽王的一通争斗借重戎兵,略有汉奸的嫌疑。后来又夹在齐楚争霸之间,可谓难矣。
015)申侯开门揖盗,能及时幡悟,也算是略有补救;何况救了申后,立了宜臼,实乃是圆了初衷。只是这一番折腾,最得益的还是秦。秦原来只是附庸,现在却趁机立下了不世之功,升为列侯。随即又有平王东迁护驾之功,得以伐戎扩土,以成大国。正是一朝凋敝,一朝兴起,秦之强盛统国,盖自此始。
016)话说一个家族要是兴盛起来,不拘何事,必有专能者也。秦瀛的祖先,有蜚蠊善走,日行五百里;其子恶来有绝力,能手撕虎豹之皮;后又造父善御,得幸穆天子,因封于赵;再后来的非子却善养马,孝王大喜,乃使为附庸之君。看起来擅长的似乎也都是些鄙事,却累绩了大业之基。
017)平王东迁,实在是不得不得权宜计,这在廷议时卫武公的表奏发言中说的已经很透彻了。但是到底还有这样一个好退路去处,不得不说得益于成王建立的陪都制度。国之大者,找个都城并不是难事,但是各方面条件都很合适的话就很难了,因此就有了陪都制度。两都形胜互补,各有侧重,的确是个创举。
018)祭足,姬姓祭氏,字仲,他在郑国能够深得本身就极具谋略的庄公宠信,先后辅佐五位国君,在庄公去世后,一度掌握国君废立的大权,一方面对郑国成为地区小霸颇有贡献,另一方面也应对郑国内部政变频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在预判和筹划解决共叔段的问题上,还是后来的独掌政权时期,都体现了他的作为谋略家的智慧。
019)公子吕是亲族,有参劾京城大叔的勇气,但是缺少智谋,所以赞叹祭足“料事如神”。至于厉公欲用雍纠除祭仲,简直就是两个傻瓜蛋谋事,怎么能够成功呢?雍纠是祭足的女婿,厉公就用错了人,怎么能到头来只怪雍纠?“人尽可夫”的故事,只能说明有智谋之人必有其妻罢了。
020)庄公宠信祭足,大约就是两个政治智谋家的惺惺相惜。但是政治这玩意儿要是搞得好就一定得有那么一点儿残酷:庄公害死了亲弟弟,祭足杀了女婿。似乎略略有违时兴的礼仪文化伦理道德。不过,奠定礼仪制度的周公旦,不是也不得不讨逆管蔡吗?不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解说的,实际情形哪有个准?故有嵇康之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