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一位同学发了几段关于他自己最近的感触。他又把自己的感触制成文档发给我。标题叫做《论遗忘》。遗忘,多么生动的词唷——走着走着,有些人或事渐渐从心底溜了,枯萎了。那些记忆再也不会在记忆里流动,直到“殆尽”。
看到他的感想,他还是依旧老样子,懂得审视与反思自己,他对哲学有研究,我猜这是他为什么会喜欢审视与反思自己与生活的原因。挺有感触的,我说了自己的一点读后感。
我觉得人生是不断在做减法,随着人自身的成长与时光的老去,一些东西在时光里渐渐会被遗忘在时光的岔路口。如果没有去追忆,有些记忆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仿佛没有经历过一样。
对记忆最好的珍视,不断去回忆那些美好,加深它在脑海里停留的时间。
静下来,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追忆那些曾走过的路,一切都还在路上。遗忘,不过是教会我们取与舍。
我觉得记忆的得与失,就好像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断舍离》中所说:断舍离是生活的减法哲学,减去多余的物品,认清自我,磨砺感知的本能;俯瞰力是心灵的加法哲学,了解深层需求,相信自我,坚定人生的信念;自在力是人生的乘法哲学,重获生命的自立、自由与自在,解放自我,迈向人生的高境界。
记忆若深刻,依旧还会记起。若记忆只是浅浅路过,会变得模糊。记忆,让我们选择了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