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弱的身体,永远也培养不出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卢梭
英国人见面谈天气,是因为英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天气多变。
而70年代的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吃了吗?是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整日为温饱发愁,能顿顿吃上饭、吃饱饭就是当时的奋斗目标和大家关心的生活话题。
而今,您要再问:你吃了吗?可能就out了。
每天,朋友见到我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你跑了几圈?
从下定决心锻炼身体的第一天开始,我没有给自己限定运动时间,没有限定活动范围,没有限定终止运动的年限。
不跑速度的时候,就跑时间,40分钟左右;不跑时间,就跑速度,2000米10分钟左右。这个量一点也不大,这个速度也一点不值得夸耀。
我只是想说,即使没有诸多限制,在炎热的夏天,能够顺利并愉悦地坚持下来,超过100天,算得上除我正常工作及生活以外的一点点小喜悦。
我锻炼的目的很简单,但绝不是你立马想到的减肥。
四月,莺歌燕舞,带着孩子去爬西蜀第一山——青城山。
一路望去,多有老外穿着登山鞋,背着登山包,拄着行走手杖。从体态上看,有年轻的,有满脸褶皱但精气神绝佳的,有男性,更有女者。从内心生发出对他们的敬佩和生活方式的向往。
下面我提及到的这位人物您也许陌生,但是对他创立的品牌一定耳熟能详。
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Harland Sanders上校,退休后65岁才开始创业。据说经历过1009次拒绝,才终于有人愿意采纳他的想法,购买他的炸鸡配方。
65岁,在我们国人的眼里,已是老眼昏花、体力不支的“老年人”,是耍脾气、需要哄的“老小孩”。
他们大多体态臃肿,步伐不再矫健。他们不再有斗志,对生活不再有期盼,严格说来是对自己不再有期待,只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人生的每个阶段就算大获成功。
老外有闲工夫就去锻炼,泅水、打球、爬山、骑马、野餐,中国人有闲工夫就守着方桌打麻将,过去是躺在床上抽大烟,中国人的休闲方式目的不在调剂生活的单调,求多方面的发展,而仅仅是为了一时的刺激和麻醉,与吗啡大麻并无二致。
据调查,普通的德国人和英国人在50-60岁的年纪还是血气方刚,还有20-30年可以向事业方面努力奋进;但是普通的中国人到了30岁以后,便逐渐衰弱老朽。
在旁人正是奋发有为的年纪,我们已须宣告体力的破产,作退休老死的打算。
普通的外国人,头30年只是训练和准备的阶段,真正谈成就和收获才是后30-40年;在我们中国人,刚过了训练和准备的时期,可用的精力就渐渐耗竭,如何能谈到成就和收获呢?
所以,年轻的您还能大肆地说“我已老去”?
昌老师,是我工作时认识的一位美男子,我们私下称呼他为“大爷”,但其实他是大家心目中的“男神”。
昌老师,年近50,潇洒倜傥,身高八尺,从某检察院退休后继续在高校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
成立了“庭立方”,在全国各地传播法庭文化,解析法庭内外,提升法庭技能。
同时,还为公务员队伍进行车轮式的培训。工作时间已是满满当当,但他每天仍然坚持发语录,坚持十公里锻炼,满满的正能量。
卢梭说:虚弱的身体,永远也养不出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他的这句话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体格羸弱的影响不仅在工作事业方面可以见出,对于一个人的心境脾胃以至于人生观都不免酿成了许多病态。
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老先生在其著作《谈修养》里说:过去,我常分析自己,每逢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气时,大半是因为身体方面有什么不舒适的地方;每逢垂头丧气,对一切事都仿佛绝望时,大半因为精力疲倦,所能供给的精力不足以应付事情的要求。在睡了一夜好觉之后,清晨爬起来,周身精神饱满,生气蓬勃,我对人就特别和善,心里就特别畅快,看一切困难都不在眼里,对于前途处处都觉得是希望。
回忆自己身体不佳的时候,确如朱老先生所说。所以,锻炼身体的目的不在于胖瘦,而在于精神之振奋。身体好,心情好,什么事都有办法;身体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什么事都做不好。
据我观察,体格与心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我没有见过一个身体真正好的人为人不和善,处事不乐观;我也没有看见一个颓丧愁闷的人在身体方面没有丝毫缺陷。
东汉诗人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也许你会说:我也想志在千里。那就从现在开始,锻炼身体。你或许会反驳我:就是坚持不下去。那就每天坚持出来快走,走着走着就跑起来,想进阶到更高的程度,可以去健身中心请专业教练,但那都是后面一步了。
不必羡慕别人有好的身材,而自己没有,神枪手都是一枪一枪打出来的。
世间事之难就难在人们不知道或是不能够转变一个念头,或是转了念头而没有力量坚持到底。奈何睡前想好千条路,清早起床依旧卖豆腐。
锻炼身体,最好的答案并不是减肥,而是不想自己数十年后,生命力不再,理想破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