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林青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隐众多杰出作品中的一首,诗人通过朦胧婉转的笔触,描写两个相爱的人苦等见面而不得,实则是以爱情比喻,表达蛰伏之中,渴望知遇的迫切。
他善于把心灵世界的朦胧图像,通过比兴、象征、用典、暗示等隐约曲折的方式化为恍惚迷离的意象,后人称李商隐的诗体为“西昆体”。
李商隐是晚唐诗歌的集大成者,唐代诗歌经过盛唐和初唐的充分开拓后已经难以为继,晚唐诗人创作的意境、题材都较为狭小,创作成就有限,最具有突破性的代表就是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的提升了中唐开始盛行的爱情诗的意境,他的爱情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展现了朦胧的意境;他的政治咏史诗结构凝练、取材精当,刻画细节生动,具有深刻的反讽意味。
李商隐关心国家和政治命运,他的各类政治诗不下百首,有对唐王朝衰落历史过程的纵向追溯,也有对社会危机的横向解剖,唐王朝后期藩镇割据叛乱、宦官擅权残暴、治安混乱,人民群众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统治集团骄奢淫逸都在诗作中得到揭示。他富有胆识,赞成朝廷平叛,歌颂有功人士;也对朝廷的贪腐和藩镇割据提出批判,抨击宦官篡权乱政,滥杀无辜,表现了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
更是唐代咏物诗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体现追求出世的抱负,对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吟咏诵怀。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出色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它是李商隐独特艺术风貌的代表,以平等的态度,突破时代观念,以纯情的角度来写爱情、写女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以比喻象征至情至性,纯化、升华爱情,道尽悲欢离合,具有超越爱情执着人生的永恒意义。
由于幼年家世孤苦不幸,加上时世不形成了李商隐易于伤感的风格,同时也促使他通过科举来谋求振兴家业,在苦学研修的过程中,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精神。
在后期家庭、事业发展过程中,他政治不顺颠沛流离、远离家室异乡漂泊,更加重了他的精神痛苦,促成了他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善于用灵心善感来描述丰富细腻的感情。总的来说,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也同杜牧一起,整体助推了晚唐诗坛发展,他用诗去描写现实,抒发所想所感,表现了美好的理想和情操,体现了人性中纯正、高尚的一面,也曲折地显现了晚唐时代政治环境气氛与士人的精神风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