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虑是情绪,情绪是能量。
情绪和动机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
相信熟悉NLP 12条前提假设的朋友们看到这里,一定会莞尔一笑。是的,当你懂得这些仿若秘籍般的辞语在讲什么,其实关于困境的解法也即呼之欲出,因为没有挫败,只有回应信息。以及,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最能影响大局。

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 1909-1994),生前曾长期担任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的心理学教授,他长年畅销的专著《焦虑的意义》,就是他非常值得拜读的代表作之一。
在书中,罗洛·梅回顾了焦虑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克尔凯格尔、弗洛依德、荣格、海德格尔、弗洛姆、阿德勒、苏利文等人关于焦虑问题的研究文献,从哲学、生物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入手,阐述并分析了焦虑发生的心理本质及其积极意义,从而让我们从资源角度重新看待我们的焦虑与创造力、原创性和智识的关系。

罗洛·梅指出:
- 焦虑是当人感到自己某种重要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出的扩散性的不安。
- 只要当新的可能性浮现时,焦虑就会在那儿。
- 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属性。
- 面对焦虑能够(注意是能,而不是会)使我们不再无聊,使我们的心智敏锐,而且使我们确知这份张力的存在是人类生存的保障。
一旦我们像克尔凯格尔一样,也能够将焦虑视为我们的“良师”益友,那么,焦虑带给我们的,就不再是被标签为“负性情绪”的情绪本身,反而有了提醒的作用与功能,只为唤醒我们更深入的觉知,一如杠杆般引我们重新去审视、去洞察我与“焦虑”的关系,以及,如何借由“焦虑”这件事,去修出更好品质的我们自己。

“有焦虑便有活力。 就像发烧一样,焦虑表示人格内正在激战。只要我们持续争战,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便有可能。”
所以,在我们需要面对从强度一般的微信焦虑、容貌焦虑,巨大的如孤独焦虑、死亡焦虑所有种种时,我们能否与我们的不安、不确定感与无助感相处,并从中发现不一样的、专属自己生命版本的资源和礼物呢?
尤其,在这全民“疫阳”的非常时期,焦虑是关于未来的【心锚】,如果我们始终活不出我们认知与信念以外的样子,我们又可以怎样升级我们的思维系统,转负为正,活在我们希望去向的美好未来呢?

知识愈多,焦虑愈多。——罗洛·梅
是的,知识并非智慧,幸福的生命状态取决于我们如何运用我们所学所获的知识,正如心理实战应用专家李文超先生常常提到的那样“问题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作为临床心理大师,罗洛•梅始终认定“焦虑是心理治疗的核心”,同时他还告诉我们:
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所引发的不安,而这种价值是个人存在的根本。——罗洛·梅

我是水沐,我存在,故我焦虑。焦虑是有待转化的资源,焦虑是有待流动的能量。
焦虑是烦恼,烦恼即菩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