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代笔记概述》有感

作者: 芝麻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07:24 被阅读27次

斧樵兄:

城里下雪了,虽然不是很大,但已经足够把梧桐树上那些还没有凋落叶子上,堆满了雪花。

此时此刻,站在窗边的我,手里拿着的这本《历代笔记概述》,是“大家小书”丛书里的一本,轻抚着这本淡绿色、轻巧的小书,看着外面密密麻麻慢慢飘落的雪花,很想与兄“吃着涮羊肉,把酒话桑麻。”

我对笔记情有独钟,感觉如与大部头的书籍文章做比较,它应该属于书桌上摆放的“清玩”,其蕴含的趣味、雅意是可供天天赏析和品玩的。

在这本书中,刘叶秋先生从魏晋南北朝讲到清代,用他的渊博知识把历朝历代笔记的特色、内容、形式串联起来,书中所列举的各类书目就有数百种之多,人物事迹、掌故琐记、民间传说、文章出处更是信手拈来,读了这书,你不仅可以按图索骥,看一得百,还能增长知识,对个人读书和思考以及史料的查找有很大的用处。

刘先生说:“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意。”

他也断定了笔记的年代,概括了笔记的类别:始于魏晋迄于明清;分为三类:1、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志怪、轶事小说;2、历史琐闻类的笔记,野史、谈掌故、收文献;3、考据、辩证类的笔记,读书、札记。

刘先生对笔记做了一个介绍:“历代笔记充溢着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气质,它是叙事文体园地里的一株微纤而又极富生命力的菁英;它展示的是中国随笔体的绰约风姿;它隶属于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心得范畴,并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原生色彩,有着具有亲历性和体验性特征;它在平时文字中,大多深藏着作者的学术智慧和深厚的知识功底;它具有取材广泛、手法灵活的特点;它以相对凝定的视角,从点滴日常生活到学术研究再到典章制度,一一开辟具有风韵的学术和艺术天地,而这一切又大都标示出作者对过去和当下的生活世界的文化的深邃反省、思索和忠实记录,因此历代笔记往往具有回忆和记实色彩。”

总结的真是到位,这应该是笔记这种文体能够源源不断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也是吸引古往今来读者的魅力所在。兄的桌上不也是一直摆着《世说新语》吗?这本书无论你是按章读取,还是信手翻看,或者随意抽读,其中那些长短不一、文采飞扬的文字,不就立即把魏晋人物的言谈行为活生生出现在兄的面前了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书籍随波逐流,浩浩荡荡,但无论薄厚、无论贵贱、无论官版民版,都反映着一段历史的内容,记录着人们的记忆。

在这时间如水般的流逝中,这些内容、记忆究竟谁真谁假,谁是谁非、谁王谁寇,众口铄金,大浪淘沙,各抒己见,后人大部分都无法定夺,只能是以正儿八经的书籍记载的为主,因为这是几千年来唯一未断的传承。

这些书籍中包含着大量记录各类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所谓正史,其所记载的内容难免会有人为的修饰,这些修饰自然会含有一些夸张、想当然、甚至杜撰,鲁迅先生在《这个和那个》一文中讲到:“野史和杂史自然也免不了有讹传,挟恩怨,但看往事却可以较分明,因为它究竟不像正史那样装腔作势。”

是啊,旧的历史已经越来越远,新的历史也会逐渐远去,记载的内容更会随着时间的检验越来越清晰或着模糊,文字给我们带来的认识也会逐渐地清晰和模糊。

就如同摆在人们眼前的众多钟表,每只钟表都有自己的时间,每只钟表都说自己的是准确的,而其他的是不准确的,所以你不知道哪一只的时间最准确。

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笔记就起到了开阔眼界、解疑释惑、考校验证的作用,它改变了人们从固定的窗口中看固定风景的姿态,在人的思维上打开了更多的窗口,让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致,于是新的视角使你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思维。

动物园里的孔雀开屏后,它的前面和后面肯定不一样。但它总是愿意把正面让你看,笔记就可能把你引导到它的后面看一看,让你对孔雀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在《历代笔记概述》中,刘先生讲:“从史料方面来说,历代笔记内许多具体而详尽的记载,往往不见于官修的史书,足以帮助我们搞清事实真相……考据辩证类的笔记,作为阅读古籍的参考书,也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知识,对学术研究有些辅助作用。”

就是这个意思吧,我虽然没有他们认识的那么深刻,但还是喜欢看历朝历代的笔记之类的书籍,在我看来,它不同于各类“浓妆艳抹”的一些史书和传记,特别是那些用“高大全”化妆品粉饰出来的内容,如有一天被清水洗净,露出本来面目,总会有点被愚弄的感觉。

陈寅恪先生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就是说,真的读书人,心志不受世俗牢笼的禁锢,所以才能发扬真理。

我可能发扬不了真理,但是通过读些历代笔记,可能会有发现真理和挖掘真相的机会。

这里,我还想给兄说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刘叶秋先生,在我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位乐观豁达的人。

有一事可以证明:在1986年他70岁的时候,因家里住房实在紧张,便在两个屋子夹缝处搭了一间只有2.7平米小屋,里面只能放下一张较窄的单人床和一张双屉桌,即便如此,老人也因为解决了无房可住的困难,欣喜之余,把这间小室起名为“二密栖”,就是“二米七”的谐音,并做《舟室铭》:

“寸土偶空,辟兹舟室。不足回旋,聊堪容膝。可供啸歌,可读经史。虽小何碍,纵大无取。泰山沧海,微尘涓滴。巨细齐观,佛家真谛。天游在心,布衣雄世。丙寅夏日于檐前间隙筑室如舟,姑设几榻,以资偃息。书铭张壁,以见自得之乐。”

一篇铭文,彰显了刘先生的洒脱之态和取舍之心,虽身居窄室但心游千年,著书立说传承中国文化,虽有百折而不挠,终究著作等身,留下了珍贵学识以育后人,让弟心生感叹,惟有再三拜读大作才能表达我的敬佩之心。

山中之雪,想是更大一些吧,雪后的群山万籁俱寂,银装素裹,兄可以温一壶热酒,翻几页书,然后再好好地睡上一大觉了。

                                                                                               海力

                                                                                         2018年12月14日

相关文章

  • 读《历代笔记概述》有感

    斧樵兄: 城里下雪了,虽然不是很大,但已经足够把梧桐树上那些还没有凋落叶子上,堆满了雪花。 此时此刻,站在窗边的我...

  • 学贤吏 修政德

    ——读《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有感 最近读了《江苏历代贤吏为官之道》一书,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收录了江苏有清廉、...

  • 购书笔记

    前天在孔夫子旧书网又下单购买的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书》丛书中的《历代笔记概述》、《古典诗文述略》、...

  • 资料 |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代纪年表是一个历史表。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中国历代纪年概述了中国历史大事件。有助于帮助读...

  • 【读·01】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读】系列会分享一些好书读后的感想与笔记。欢迎讨论与分享。【读】系列第一篇,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豆瓣评分...

  • 商战鼻祖~管仲

    (~读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有感之一) 说到管鲍之交,谈到鲍叔牙的时候都会想到管仲,说到齐桓公的时候也会想到管仲。 实际...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钱穆先生 关于钱穆先生我是从室友的口中了解到的,他对钱穆先生口述的《晚学盲言》赞不绝口...

  • 读«图说历代帝王--先秦篇»有感

    之前我去逛图书馆,经过放置历史书籍的书架,我充满了好奇心,看见琳琅满目的书籍,我选了一本名为"图说历代帝王--先秦...

  • 读«图说历代帝王--先秦篇»有感

    之前我去逛图书馆,经过放置历史书籍的书架,我充满了好奇心,看见琳琅满目的书籍,我选了一本名为"图说历代帝王--先秦...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无可讲。”这是钱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历代笔记概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k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