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看到孩子难过或泪眼汪汪的样子。孩子哭泣的力量总是那么强大,以致于当他们哭泣的时候,大人们总是于心不忍,竭力去安慰他们或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而不是帮助他们找出悲伤、苦恼的原因。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这样只能让孩子知道悲伤是不对的,哭泣是不好的,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悲伤情绪。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孩子哭泣时,教师会说:“别哭了,你都这么大了还哭。”这时,孩子可能会不哭了,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不知道除了哭以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应对方式。
马克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但是当我们深入了解后,发现马克的母亲也常常以哭泣的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挫折,比如汽车无法发动,工作中遇到困难等。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哭泣的孩子时,很有必要深入了解一下他的父母是如何处理悲伤情绪的。有些孩子的哭泣行为其实只是对父母应对方式的习得。
凯特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哭,即使是帽子掉到了地上她也会哭。当老师进一步询问她的母亲凯特最近的经历时,母亲告诉老师,凯特最近有很多不愉快的经历:她的妹妹在游泳方面远胜过了她;她最好的朋友不和她一块玩了;她的一些老师不再对她有耐心了,常常对她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至此,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凯特是一个遭遇自我价值感危机的孩子,她的哭泣行为只是为了寻求大人们的一种关注。此时的她不能确定周围的大人是否像以前一样喜欢她,爱她。教师越是表现出愤怒,她越是体会到遭受别人抛弃的感觉。如果幼儿园教师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能很好地理解她为什么会为了一点点小事而哭个不停,并努力帮助她重新确立自信而不是对她的哭泣感到厌烦。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孩子的案例吧。在幼儿园里,当米尔游戏失败或者没有被选上参加某个活动时总是会不停地哭泣,这时其他的孩子会嘲笑他。“这样不公平,我一次机会都没有得到过!”米尔哭诉。教师问:“米尔,你说你从来没有得到过一次机会,这意味着什么呢?”米尔说:“这意味着从来没有人喜欢我!”米尔来自一个高成就的家庭,他的父母很强调生活中的成功。父母的鼓励给米尔一种感觉:只有成功了,父母才会喜欢他,爱他。所以,米尔对每一次小小的失败都非常重视,看作是一种对获得父母爱的威胁。从深层次上来说,无论是游戏失败或者失去参加活动的机会都会对他产生危机感,他害怕父母因此不再爱他了。
另外,一些刚经历了家庭哀伤事件或痛苦体验的孩子也容易有哭泣的行为,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一些小小的事件都会让他们联想到曾经发生过的悲伤体验。人类有着各种各样应对悲伤的方式,有的人会很生气,有的人会很冷静,有的人会有胃痛体验,还有些人就表现得容易哭泣......那些常常哭泣的孩子通常会认为哭泣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作为专业人士,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了解孩子哭泣背后真正的原因外,还要帮助他们找到表达与应对悲伤情绪的方法。
最后,我们将如何处理孩子的哭泣行为总结如下:
不要问他们为什么哭——他们不知道!
不要把常常哭泣看作只是一种过度反应的行为!
多和家长交流!
告诉孩子,你能体会他受到了伤害,所以哭了,但同样要告诉孩子你很想知道除了这件事,他是不是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呢?
多关心那些容易哭泣的孩子是应该的,但同时我们也要平等对待那些不爱哭的孩子,否则,他们会错误理解自己的应对方式,认为哭才是引起教师关注的有效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