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写作群解散时已是深夜11点半,“此群解散”四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隐隐痛了一下。
为了写作群老师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燕为了提高班也尽职尽责,打理的很好,很称职。
我们每个学生这老师看来都是他的“孩子”,他对我们一视同仁,没有亲此薄彼。
两个群都解散了,老师苦心经营的写作群,当我们被老师一一清理出去的时候,老师会不会痛有一丝不舍?
实际上你能遇到一个人对你狠,可以说那是你的造化,是你的福气,是你生生世世修来的。
事实上你也找不到一个人对你狠。人家凭什么对你狠呢?人家既不欠你的,又不应该的,凭什么手把手地教你,耐心地调教你呢?让别人管自己是很难为情的。
尊贵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管,都是自己管自己。只有贱骨头的人才需要别人管。
——摘自《万行开示:学佛就是学做人》(摘抄于周老师的文章)
刚建群时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大家相处其乐融融,这给我们第一批学员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学习时光。
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相信这也给老师人生中留下很快乐的一笔。
周老师的初心是把我们都培养成写的作老师,虽然我们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愿望,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历练和成长。
跟随老师学习写作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改变是心态变的平和了,性格也温和了很多。自信心也建立起来了,我的世界不再满是黑暗,而是充满了积极和阳光。
最初遭遇“棒喝”时,我心里承受不了,也许是以前的经历使然吧,每次我都很难走出困境。老师早就看出了我严重的脆弱,但这一步我必须要走出去,否则自生自灭全靠我自己。
具有身心灵导师之称的燕及时走进我的心里来开导我,让我走出迷茫和沼泽。老师在前面拽(“棒喝”),燕在后面推(鼓励),我的自信心到建立,幸亏有燕的帮助,不然我依然站立不稳,会重新被自己打趴下。
当我以为自己拥有了足够自信时,老师知道,还不够,我的内心还是没有打开。只有内心真正打开,才会获得新生,老师鼓励我写出内心的自己,自己为自己疗伤,这是唯一解救自己的方法。
这可是我内心深处不愿触及的伤痛,全部都是个人隐私,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我还是决定写下那令我心痛的一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偶然的机会,飔叶一句不经意的“我让你不忍心骗我”,不偏不倚切中我的要害。为令我撕心裂肺的心酸往事有了一个开始,也画上了一个最后的休止符。
从此以后,我轻装上阵,开启了别样人生。
燕热心的为我们组织了两次征文活动,鼓励我们积极参加。
这两次活动我的写文水平在一次次提升。第一次是2019感动简书十大人物征稿,这次我写了两篇,第一篇《心中阳光满溢,那么眼睛看到的也就没有黑暗》,虽然我写的很用心,但格局还没打开,用燕的话说“你这是小家碧玉,还不是大家闺秀的模样”。
我重新起草【2019感动简书】感动作者——周卫英,这次我尽力最大的努力,依然造到老师的“棒喝:当然可以选择不投稿”这一刻我再也抵挡不住心中的压抑,奇怪的是只流了两滴眼泪,就没有了下文。
老师是不是激发我天生不服输的那股劲儿呢?
于是在燕的鼓励和指导下我终于完成了投稿,而且最后的结果也对我是一种鼓励,为我建立自信心又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次的征文活动【我与写作故事】,燕一马当先,在简书界拔得头筹。
当时我的心里有点乱,感觉自己的写作题材的话已经说完了,没有了素材。
燕鼓励我要参加征文活动,这对自己是机会难得的锻炼,写文能力会得到提升。
我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写作路上一路走来的我都经历了什么。
既然写征文就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我既没有骄人的学历,也没有过人的能力,有的只是生我养我的这片黄土地。
【写作故事】麦子花儿香,玉米花儿甜——记一个田园写作者的写作之旅,在我的思想里有了一个最初的模型,我列出了框架:以我在写作路上的成长线,我都经历了什么,遇上哪些帮助过我的人,都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是我写文以来第一次列出提纲的一篇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从哪儿起,到哪儿止,往里面添枝加叶,越写灵感越丰富,一气呵成。
投稿成功了。高兴之余,静下心来寻找不足,也就是修改文章,由最初的2100字,到后来的2500字,到最后的定稿2900字,我熬了两个通宵。非但没有感觉到累人,而是感到很快乐。
当我读着的被徒步独行老师发到公众号的文章,我眼前一亮,这视觉效果真好。
我把文章发到朋友圈,我看到老师为我点赞,就连闺蜜转发我的文章也得到了老师的点赞。再点开文章发现老师为我的文章点了“喜欢作者”,我前所未有的有一种“满足感”。虽然老师没有夸赞我的话,但他用实际行动在鼓励我,肯定了我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我忘不了老师在大群为我竖起的大拇哥。
就在刚刚,得来陈杨柳的文章也上了徒步老师的公众号,这次我们完满全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