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大年

作者: 五五寻梦 | 来源:发表于2023-01-21 23:49 被阅读0次

炮竹声中辞旧岁,

欢天喜地庆新年。

远亲近邻相寒暄,

好字当头拜大年。

新年的钟声一响,“新年好”三个字便成了人们的过年见面礼。

拜大年,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过年习俗。这种习俗与贴春联一样,是春节期间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这道风景的形成,也是有着古老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怪兽,一到冬天天短夜长,就会跑串到村子里伤害人或牲畜。百姓深受其困扰,便千方百计想要除掉它。

然而,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人们凭赤手空拳对付那个所谓的庞然大物怪兽,是力不从心的,总是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怪兽就是传说中的“夕”。而灶王爷亲眼所见,人间的烟火气被“夕”搞的不堪忍受。于是,在腊月二十三,灶爷就向玉帝上报了“夕”的行为。

玉帝随即派差遣神农氏的儿子、“年”下凡,对“夕”进行镇压。“年”下凡的这一天,就被定为“除夕”日。“年”勇敢无比,果然不辱使命、将夕赶去了。

百姓得到安宁,为了感谢年的除夕功德,人们奔走相告,并叩首作拜一来表示对年的感激,二来表示对美好日子的庆祝。

这就是“拜年”的渊源。这个习俗年复一年,代代相传下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拜年”也随着跟进和演变。

以前,一过除夕,大年初一一大早,家里都备好盘盘碟碟的饭菜,祖辈们都端端正正坐在厅堂或炕头正中的位置,郑重其事地坐待着晚辈们陆续前来“拜年”。

晚辈们来到祖辈面前,依次按辈分大小排成队列,席地而跪,双手作揖、叩首,恭祝祖辈“新年快乐”“吉祥如意”“安康幸福”等等。

旧的传统拜年方式中规中矩,特别有仪式感。而随着老祖辈们逐渐离去,年轻人对那个活动形式进行了自由改良。

在对美好生活和前途的祈盼的基础上,现在的拜年仪式更随便自然。

作揖叩首拜大年的俗套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简单便捷又不失礼的形式。或者干脆的“过年好”,或者是吟诗诵词,极尽美言令辞,主要以言语寄予美好的问候。

自从手机的出现,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加上打拼在外的游子们“每逢佳节倍思亲”,“拜大年”的习俗也与时俱进,融入了新的时代。

千里情思一电通。身在异地他乡,心系家乡的父老乡亲,一个电话、一个微信以及一段视频,都是一种幸福的满足、一种亲切的按慰!

有人说,现在的拜年都是做样子的,诚意欠缺,礼节不够周到。

可总观其局,不管是那种方式的拜年活动,都离不开一个主题,那就是人们对美好的祝福和向往,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传统文化的传承。

因人而异,因时因地,相互尊重,期盼美好福报是人们的共同心声。“拜大年”,没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好的心愿。

相关文章

  • 拜大年

    今儿二十四,家乡习俗今天是小年,从这才是慢慢进入过年。 家乡习俗有:二十四打伢过年。小...

  • 拜大年

  • 拜大年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的习俗是晚上起来挨家挨户拜大年,弟弟跟着爸爸,我跟着妈妈穿着新衣服去拜年,首先给我的老奶奶老爷...

  • 拜大年

  • 拜大年

    今天大年初二, 给各位拜年了!新年好!虎年吉祥,万事如意。挥别牛年,迎来虎年,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留不住的是岁月...

  • 拜大年

    大年三十除旧岁, 正月初一迎新年, 新年新岁新气象, 我在这里拜大年: 拜天拜地拜四方, 天地恩赐记心间, 万物润...

  • 拜大年

    炮竹声中辞旧岁, 欢天喜地庆新年。 远亲近邻相寒暄, 好字当头拜大年。 新年的钟声一响,“新年好”三个字便成了人们...

  • 拜大年

    今天是兔年春节第一天,早上在村里和几个差不多年龄的亲戚,一起绕着村子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去完亲戚家,又去了几个小学...

  • 初四立春冬奥会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街上看到好多结婚办喜酒的。 大年初四拜大年,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难少,三拜烦恼消,四拜不变老,五拜...

  • 书法拜大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拜大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mh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