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外乎人情

作者: 阿进旺 | 来源:发表于2021-05-22 11:36 被阅读0次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了西天佛祖处,见过如来,答应给予藏经,于是去取。可是在藏经楼外又遇到了阿傩、伽叶尊者索取“人事”,被拒后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以无字经与之。

后燃灯古佛着白雄尊者幻化神力,使唐僧四人才知是无字经,又返回索要有字经。如来佛祖对二尊者索要人事并与无字经事早已知之,书中说: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二尊者复领四众,到珍楼宝阁之下,仍问唐僧要些人事。之后与了资金钵盂,才换到了有字真经。

世人看到这一段,往往哂笑之,我小时看86版《西游记》电视剧就记得清楚,大人们笑着说:从佛祖那里就时兴了送礼,哈哈。

今再看这一段,实是有深意的。法法不外乎人情是也。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把物事看空,但空有本就是相对的,看空却不可着空,不可被空所缚,要空中起用,而这个用就在人情事故,就在日常起居中。修行也不能离开人欲、不能离开人情和人事啊!须知:莲花生于淤泥事也。

这也就是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为什么高山起于垒土、大海不拘细流。都是一样的道理啊!

即使世俗之法律,还要考虑理、法、情的统一。佛法,更要圆融、活泼的了。

相关文章

  • 法不外乎人情

    前不久,赴西南政法大学培训的同事们都写心得体会。逐篇细阅研读,记得其中一位青年才俊举是例,与我此刻感想颇合意...

  • 法不外乎人情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了西天佛祖处,见过如来,答应给予藏经,于是去取。可是在藏经楼外又遇到了阿傩、伽叶尊者索取...

  • 法治与人情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9

    法治与人情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9 有这样的说法:“法不外乎人情。”古时还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但是也有“...

  • 天理不外乎人情

    骄阳炙烤着大地,走在上班路上,感觉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要爆炸了,手机显示当天本地的最高温度是39度。而在合肥某建筑工地...

  • 法理不外乎人情?

    女法官被刺身亡,揭开成年人的社交难题:不帮人就会得罪人! 国人都生活在一个人情的社会,事无大小,请客吃饭走关系,大...

  • 法律要有温度,道德才能彰显

    法以理服人,更要以德服人。法律不能成立冰冷的文字,更不能成为德的敌人。人常言“法理不外乎人情”就是说法律制定要合乎...

  • 人情与规则

    世间万物皆有规则,社会生活也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然而,法不外乎人情,因此,我们在社会上处事既要守规则又要...

  • 自作孽,不可活——高三九校联考下水作文

    法外不外乎人情。但人情多了,法律还是不是法律?法律、规则的公正性、严谨性如何体现?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 平等观诸法

    世间缘生诸法,不外乎苦空无常无我。所以,能平等观诸法,自然其心无所著。 --演莲法师

  • 【楹联】悟世忠言

    世事多法,法无定法,岂知非法法也; 人情难了,了犹未了,何妨不了了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不外乎人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mw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