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夏,宋与楚争霸,出兵攻打楚的属国郑,楚国为了救郑,出兵伐宋。
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子鱼(就是奚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的人已经很久了,君王想要兴复它,违背天命的做法是不可赦免的。”宋襄公不听。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交战。
宋军已经排成战斗行列,楚军还没有完全渡河。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成战斗行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部受伤,侍卫官也全部被歼。
宋国人都指责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要的地势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裔,也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列的军队。”
子鱼说:“君王不懂得作战。强敌的军队,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没能排成战斗行列,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敌于险地而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而且现在我们面对的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到了很大年纪,俘获了就割掉他的左耳,管什么头发是否花白?使军队明白失败是耻辱,教会他们作战,是为了杀敌人。伤势还未到死的程度,怎么不再杀伤他们?要是心存怜悯不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就应当一开始不要伤害他们;要是怜惜他们当中头发花白的人,就应当向敌人投降。军队是凭借有利条件来作战的,鸣金击鼓是以声音来振作士气。抓住有利的机会就使用,阻敌于地势险要的地方是可以的;金鼓之声大作是为了鼓舞斗志,鸣鼓进攻不成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是由于他素来推行仁义,颇具贤明,且是商朝王室后裔,位居“五爵”之首的公爵。事实上,宋襄公并非霸才,且宋国国力薄弱,也缺乏威望。泓水之战,宋襄公为得人心,表现自己霸主的气度,在对敌作战时还满口仁义道德,墨守成规,结果兵败受伤,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子鱼对此很不认同,挖苦讽刺。宋襄公从此成为古代昏君的典型,毛泽东称宋襄公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2023-4-7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57064/20fb196531b2769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