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强者心路社会他山之玉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作者: 秋谷高兔 | 来源:发表于2018-08-19 10:04 被阅读342次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敌人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指挥员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使他们变成疯子,用以争取自己的胜利。”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何许人?做过什么事让人诟病呢?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名兹甫(?-前637年),《史记》中说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在位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宋成公的父亲。他做了两件很傻的事:

一、要让出太子之位:为了权力手足相残屡见不鲜,而他却要主动让给庶出的哥哥?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兹甫的父亲宋桓公病重。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兹甫本应是继位之人,可是兹甫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

于是,宋桓公把兹甫的想法讲给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二、泓水之战:敌军渡河时不打,等敌军布好阵再打,结果吃了败仗损失惨重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能大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退,双方的军队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相遇。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目夷说:“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 宋襄公说,“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说:可以进攻了。宋襄公说:等他们列好阵的。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

宋军吃了败仗,损失惨重,都埋怨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的意见,宋襄公却教训道:“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他这种作为在古代就广受质疑,苏轼就写过《宋襄公论》将王莽与宋襄公相比,论述宋襄公失道之处,苏轼认为宋襄公是欺世之君。因为,很早开始中国人就崇尚谋略,在兵家看来,蔑视一切规则就是规则,对宋襄公这种战争中的守规则、重人道是很排斥的,都不理解他的做法,觉得“他怎么这么傻”? 因此毛泽东有此论就不足为奇了。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据说西方的契约精神源于古希腊,发达的商业交易需要规则;中国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方利益之争,其实也需要规则。我们已经从宋襄公礼让兄弟的平等精神,在战争中坚守规则的表现,发现契约精神之滥觞。假如当时各国都遵守规则,不断协商改进规则,是不是到了战国时期,古中国有可能形成联邦制的大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yHP好运相伴:奇以治兵,正以治国。战争也有战争的规则。
  • 北冥小鲲:讲规则就不叫战争了,试想一下,两个你死我活的敌人还要坐下来商量一下咱们是要拼刀还是拼枪吗?
  • 荣荣是我:只要是竞争,就不可能有绝对的仁义。战争就是极端的一种竞争,而且战争还必须要有人死亡,哪里来的绝对仁义呢?你对敌人的仁义,就是对自己担负的责任的不仁义,你的属下、国土、子民、信仰,你对他们仁义吗?
    宋襄公,以一国之众邀买虚名,实小人也!
  • 两个懒散的人:宋襄公那不是规矩,那是傻,要都是这样的领导人,中国早就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本文标题:“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你知道这是毛泽东给那位帝王的评价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fc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