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通过支持列宁搞革命,使得俄国被迫退出了一战。
东线问题解决后,德奥立刻腾出手来,对付叛变的意大利和罗马尼亚。这两个国家根本不是对手,被打的满地找牙。
法国这边也早已垮掉了,士兵们都拒绝再在前线执行任何冲锋任务。虽然军队高层判处了几百名士兵死刑,并且也真的枪毙了49个,却也并没有扭转部队消极罢工的问题。
西线的战事基本消停了下来。
虽然德国一直在东西线的战场上都占据着优势,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下阵来?
首要的关键是在于制海权。虽然德奥同盟占据优势,但作战双方都无法取得绝对优势,无法打败对方。
战争进入了长期的消耗战,这时候双方比拼的就不再是军事实力,而是后方的经济支撑能力。
这时候,制海权就成了关键。战争中年轻劳动力都上了战场,国内劳动力短缺。而且此时西欧工业化已进行了一段时间,工业化程度较深的国家如德法英奥等国粮食都无法自给自足,需要靠全球贸易才能解决吃饭问题。
英国作为老牌全球霸主,日不落帝国,长期掌握着制海权,这就意味着英法能吃饱,而德奥两国就只能饿肚子。
一战后,德国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军队并没有败,败在后方的经济支撑不住。
德国也早就意识到了制海权的重要性,在德皇威廉二世亲政后就大力发展海军。奈何英国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两国海军无论在吨位还是火力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另外地理因素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看一下欧洲地图就知道,德国北部靠北海,德国的北海舰队就驻扎在此,但德国舰队就如同被焖在锅里的王八,被英国海军死死地摁在北海。
南边是英吉利海峡,最窄处只有19海里,从这走简直是找死。北边的挪威和奥克兰群岛间被英军布满了水雷,也没法通行。
从这也看出,为什么保持比利时的中立对英国至关重要。一旦比利时被占领,不但英国本土很危险,英国的制海权也会大打折扣。
德国海军看着自家陆军在前线浴血奋战,自己却像个缩头乌龟一样龟缩在北海,心里也是焦急万分。于是,经过周密的计划,著名的日德兰海战开始了。
这场海战德国打的很精彩,虽然双方实力悬殊,但是德国被击沉的军舰数量和阵亡人数都大大少于英国。
不过,德国虽然舰艇沉没比较少,但一是家底本来就薄,二是没沉的军舰受损却更加严重,歪七扭八回到港口也失去了战斗力。
从战略层面来说,德国的实力是被进一步削弱了。
接下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马上就要登场了,那就是美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