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开个会!”大轩在房间里喊道。
“我也想开会呢!”二轩附和到。
于是,轩妈从书桌旁站起来,取来了会议记录本,高先生也从床上被拉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加入了会议。
大轩和二轩面对面坐着,轩妈和高先生面对面坐着,一家四口围成了一个小圆圈。会议前轩妈从大轩和二轩的表现当中提炼出了此次会议的主题——《习惯养成——吃饭和玩平板的问题》。
关于吃饭和玩平板的问题,是大轩和二轩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轩妈迫切想去解决的问题。于是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聚集到了一起。
轩妈写好了参会人员、会议地点、会议主题之后,宣布会议开始了。最先发言的是轩妈,只见她清了清嗓子,温柔且大声地宣布了此次的会议主题,并且简单地说明了会议纪律,紧接着会议便开始了。先讨论的是“民生大事”——吃饭问题。半年来,这件事耗尽了轩妈的精力,快把轩妈“拖垮”了。
大轩抢先说话了:“妈妈,我吃饭的时候需要一杯水。”
“还有,吃饭的时候谁也不可以看手机。”没等二轩说话大轩又补充道。
轩妈组织大家讨论了大轩提出的意见,四人一致通过。大轩满意地笑了起来,就像做了一件大事一样,紧接着便又去绞尽脑汁了。
二轩见状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我也需要一杯水,哥哥要,我也要!”二轩对于比自己的大两岁的哥哥还是比较崇拜的。
高先生一如既往地扮演着隐形人的角色,偶尔还要搞个破坏来表示自己开过无数次大会小会的优越感。比如现在,又斜着身体躺在床上了。大轩二轩把高先生拉起来,并且警告一次,并告诉他警告超过三次就要惩罚了。轩妈暗暗地把笤帚往身边挪了挪,高先生这才正襟危坐。
轩妈一边记录了大家的建议,另一面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整合,等到大家都安静下来之后,轩妈把会议要点说了出来:“关于吃饭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第一是时间的问题,要按时吃饭,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吃完;第二是饭是什么的问题,大原则是做了什么就吃什么,有特别想吃的可以提前说出来;第三是关于吃饭时的情绪问题,要求至少是平静地吃完。你们看看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大轩凑到轩妈的耳朵旁边说:“我可以提出自己特别不想吃的东西吗?”轩妈告诉大轩开会时不能说悄悄话,要把意见大声说出来,大轩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点点头。
“我不吃胡萝卜、白菜、南瓜!”大轩看见大家不反对,赶紧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我不吃南瓜和西兰花。”二轩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只可以说两种!”高先生在关键时候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把轩妈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的点迅速地点了出来,大轩犹豫了一下划掉了南瓜。
关于吃饭的问题,大家都达成了一致。于是轩妈抛出了第二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玩平板。
先是决定时间的问题,二轩坚持二十分钟,其他三人都赞成十五分钟,和二轩解释了“会议当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后,二轩居然欣然接受十五分钟。接着,为了解决“吃饭大事”,把玩平板和吃饭进行了链接。一致决定不吃饭便剥夺玩平板的时间。
接下来,大家又根据实际情况对细进行了讨论。比如说:如果因为玩平板吵架,那就谁也不能玩;必须定时,如果不小心延时,那就要从下次的时间当中扣除;玩平板之余,如果还要拿爷爷奶奶手机玩,发现一次扣除五分钟等。
高先生“吭”了一声又说话了:“加分原则的限制就是一次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轩妈渐渐觉得平时多开会也是有好处的,你看高先生总能在关键时刻揪出要点。
轩妈迅速地记下了会议达成的一些共识,把玩平板的奖惩点和分值进行了总结。大轩和二轩满意地点了点头,轩妈也松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三十分钟的时间就过去了,会议接近了尾声。高先生第三次发言了:“来来来,大家都签个字,按个手印,这代表说到就要做到。”满满的仪式感让大轩和二轩非常的兴奋。
二轩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着是大轩,高先生对着自己的签名欣赏了好久,还追着大轩和二轩问写的好不好,最后是轩妈的名字。家里没有印泥,轩妈灵机一动,拿来了自己用的有点腻的口红,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按了手印。
你问效果如何吗?这个不好说,反正大轩和二轩盯着餐桌上的定时闹钟,大口大口地吃饭,也会在玩平板的时候提醒对方去计时,连视手机为生命的高先生吃饭的时候也不看手机了。至于轩妈,依旧暴躁,但次数明显越来越少了。
你说你也要试试吗?挺好,但一定要注意,首先要全员参与,特别是爸爸妈妈一定要认真对待;其次要设定会议时间,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下次会议上解决;在实施一项变化前,全家人要一致同意;尽可能地为每个人提供更多可供考虑的选择(头脑风暴);试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家庭会议专注于解决问题,要认真地倾听每个人的意见,特别是孩子的意见。
你问还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那就是去开会吧,并且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只是当成一次游戏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