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会宁晴,气温29℃~17℃。
八点半从兰州出发,中午到达老家先生出生长大的村子,距离上次回来已整整四年了。
自1995年公婆离开农村被我们接到城里养老后,老屋就一直借给五叔五婶住,耕地也无偿地让堂弟种植。我们很少回来,而大多时候是陪着从外地回来的六叔六婶来。
每次回来,自然还是先到老屋看望五婶五婶,再探望其他的长辈。
老屋公公弟兄六人,他排行老四,他们这一辈现在只剩下婆婆、五叔五婶和六叔六婶。
五叔五婶没有生育,二伯便将最小的儿子(老四)过继给他们,五婶又要了自己妹妹的女儿,这样下来也算儿女双全。
五婶没生育过,却对一双养子女视如己出,特别对儿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儿子结婚生子后,隔辈亲在她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三个孙辈对爷爷奶奶特别亲,也很孝顺。
如今三个孙辈都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五叔五婶又帮忙带起了重孙。现在的五叔五婶子孙满堂,忙得开心快乐。生活方面享受国家低保福利,吃穿用度由女儿和孙辈们提供,可谓衣食无忧。
从会宁县城到老家的公路修得非常平坦,道路两边的绿化比以前也好了不少。庄户人家从前的土坯院墙变成了红砖墙灰砖墙,有的甚至还被粉刷成了白色,总之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老屋院门老屋是三十多年前建的,现在成了村里最破败的院落。我们和小叔子一家不可能再回去居住,五叔老两口只是借住,都不会花大价钱去翻新,修修补补能住人就行了。
公婆以前在老屋住的时候,园子里种了很多果树,每到夏秋季节,树上果实累累,想吃什么伸手便摘。
那时灌溉水可以通到园子里,树木不缺水都长得郁郁葱葱,而现在有些人家为了多占水渠用的那点土地,毁渠还田,结果谁家都无水可浇,园子里的树木和菜蔬只能听天由命,如果老天不下雨就得一直渴着。
十二点到达,一进老屋,五婶就切了西瓜、端来油饼让大家先垫垫肚子。西瓜真甜,是五婶的小孙子从靖远买来的。
午饭主食是鸡血面,当然离不了老家的土鸡肉和自种蔬菜。一大早五婶他们就开始忙活开了,杀鸡煮肉压鸡血面……
午休后,我和先生去看望本家的一个堂嫂。堂哥几个月前去世了,现在空落落的家里只有她一人在坚守。
堂嫂见到我们,不由得哽咽流泪。她在这个家里受气受累几十年,好不容易熬到难缠强势的公公去世,孩子们成家立业,日子渐渐好过了,谁料堂哥却病故了。
我劝慰她想开点,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好好活着,才不辜负过去几十年所遭受的辛苦和委屈。
五婶养的猫瘦得皮包骨下午几个本家的堂兄弟来看望六叔六婶, 二哥也在其中。他的孙子患肺癌已到晚期,一个月前我还曾捐款并在朋友圈帮忙转发“水滴筹”为他筹款治病,这次来又私下里塞给他五百元。明知帮不了大忙,但总是个精神安慰。
晚上我们夫妻俩请客,家族里大大小小二十人在镇上一家饭店聚餐,有些因为农活忙实在脱不了身没有到场。
先生家族很大,平时难得有机会大家聚在一起,但只要有人组织,气氛总是很热闹。吃喝聊天,一直闹腾到十一点多才散席。
晚上从兰州来的我们三家就住在餐厅上面的客房里,睡下已经十二点多了。
家族聚餐,还有几位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