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最尖锐的矛盾,不是对与错,而是对与对。
对错好分,分清了对错,剩下的就是认错和如何接受错误的影响。
而真正影响人,影响人性的矛盾,在于对和对的较量。
我认为我的理解是对的,他认为他的理解无懈可击,虽然我们都懂得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大道理,
但是,一旦这个问题需要分出一个错的时候,那么各自的对,就成为了一面代表立场和意志的旗帜,
一场以彻底灭杀对方的对抗,就这样毫无悬念的开始了。
人际场上的对抗,不像真实战场那般惨烈,
但是,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却比真实战场更麻烦。
真实战场分胜负,一个人站着,一个人倒下,倒下的那个人,纵使再不服气,也没有办法去“反驳”什么。
而人际场的对抗,则是在胜败已定之后,仍有余温。
这余温,往往就是对胜败这一事实效果的反驳,对的人,未必会赢得什么,反而还会因为胜利的方式惹人争议,反倒像是个败者一样,遭人指点,遭人怨恨。
而错的人,也不会真正失去什么,要说面子,这东西值钱的时候千金不换,不值钱的时候哈哈一笑,全然没有什么“失去”的感觉。
这胜败之间,没有阴阳相隔的惨烈,却有立场甚至是阵营之间的持续较量。
在这个时候,求和,就成为了一种不愿承认,却有必须重视的选择。
虽说是求得两方的和平,但多少还是带点求得原谅的意思,尤其是遇到那些心智不正常,或是玻璃心的人,也许错的是他,而真正委屈道歉的,
却成了你这个摇着胜利白旗的“罪人”。
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成为了很多人成长之中哭笑不得的经历。
明明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明明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正常权利,对抗之中,我们倾尽全力,目的不是要踩着对方的尊严去炫耀什么,而仅仅是想让自己不受委屈的活着,这样合情合理更合法的要求,却成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奢望,好像在一些人眼中,自己连呼吸都是错的,想要解决原本侵害自己利益的矛盾,却只能以低三下四的求原谅,求放过才能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们心满意足的点头,
“说你错,你就是错的,狡辩什么?”
“不想被孤立的话,认个错不就得了?”
“既然知道怎么做到最后都要认怂,何必较劲呢?”
恍惚之中,分不清这些话语究竟是他人冒犯的讽刺,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叹,仿佛求得他人的原谅才是我们生存的唯一价值,
不想承担那本不是我们的错,不想妥协那些卑鄙者的阴谋,
想活得有尊严,就必须要跪下么?
可是跪下了,又哪里来的尊严呢?
其实,我们没必要去向谁道歉,更不必因为不是我们的错,而选择用妥协的方式委屈自己。
世间的公义大理,我们不求因亦不求果,我们只求用我们愿意接受的方式活着,
他人的原谅如果真的是一场荒唐,那么宁愿和这个世界为敌,也不想让自己看不起自己,
当然,这一场荒唐带来的,也不可能与世界为敌,我们只不过不想在那个不友好的圈子里,做着“你对我不仁,我对你不义”的合理拉锯:
在不合理的事情上求原谅,不至于,
在不理性的人性中求理解,没必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