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错误方式
很多想要改变孩子的家长,都会采取命令的办法,让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如果孩子不服从,那就是一顿修理。孩子小的时候尚可,如果孩子慢慢大了,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让我这么做,我就不这么做,不说啥,我就往反方向走,手脚都在我身上,我就是不和你一路,亲子的权利之争由此产生。
但这还算好的,很多的孩子会采取报复的行为,你让我早睡身体健康,我非要熬夜、喝酒、暴饮暴食,让自己身体状况不佳,折磨自己,甚至还会自残;更有甚者,一个女孩对父母说,你们让我不开心,我让你们一辈子都不开心,让你们一辈子活在悔恨中!你们给我的,我都还给你们!说罢终身一跃,离开了人世间!这是激发了孩子的报复心态!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错误方式,这些错误方式的根源都是一个:想要改变孩子!而试图改变孩子,最终的结果只会给自己增加敌人!
人是很难被改变的,特别是进入了青春期后,有了自己的思想,想要被说教,那就更难了!这里提示一下:人是很善变的,但是很难被改变!换句话说:我自己想要变化可以,但你想要威胁我,我一定让你得不偿失!
那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是让对方自己改变,而自己去影响对方,改变自己!
如何让自己的改变影响到孩子?
1、让孩子提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如果可以,最好能够事先达成一致。我想让女儿早睡,我们就在一起商量几点休息。这个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其他小伙伴的睡眠时间,同时,也参考了医生的建议,核心是,如何来帮助小朋友早早睡,而代价是,给小朋友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
2、采取坚定的行动,和善而坚定,不仅仅是嘴上说。我们一起分析了影响睡眠的全部因素,我们约定了,到了9点30分,我就会采取关灯和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并且不与小朋友讲话的原则,同时,他的晚睡可能会影响他拿到自己的礼物,不是不给,而是延期。
3、过程中的原则。在坚持行动的原则,不要去讲负面的话语,只是去做就好,如果非要说,不要去威胁、否定、评价,引发双方的冲突,也不要指责、批评、强制对方,这样会引发彼此的权利争夺,都想按自己说的来!我们就是按彼此想要的做法来,只是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做法而已。这样也避免了对方的报复。
4、坚持计划。在坚持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况,我们要接纳并继续坚持。举例说明,我最开始在家里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时候,家人会质问我,你是不是生病了?从而引发了新的矛盾。当我要求孩子早睡的时候,他也会采取激烈的对抗,不断的试探我,让我发火。这都是正常现场,而当我们坚持下去的时候,事情往往可能会得到改善。
并且很重要的是:我们只是改变了自己,坚定而和善的去对待对方,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学会自我成长与承担责任,整个过程中,我们是没有强求对方的,没有强迫对方的。
想要改变孩子或者是他人,很赞的一个方法是:改变自己,坚持而和善,而不是讨好或者强迫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