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职场试错 事不过三

职场试错 事不过三

作者: 红豆hr | 来源:发表于2016-04-06 23:14 被阅读39次
来自百度图片

近期,我组织或参与了公司两场不大不小的活动,感触颇深。结果虽然还算圆满,但过程却极其惊险曲折和刺激。但人可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吧,面对短板和错误有点抵触,所以一直到现在才有平静地坐下来总结思考一下。

这两个活动不能说规模多么宏大,规格多高,但其中的教训还是真是不少。

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罪?

因为没有组织经验,不知道组织过程中的繁琐和艰辛,要高手低,所以临危受命也没有泰山压顶的感觉,完全不知前路凶险。

比如,活动开始前半个小时,我还在不慌不忙地润色PPT,以至于调试设备发现有故障时只剩极少的时间来应对,设备修好后,离开场还有一分钟;

又比如,过于专注活动PPT,却忽略了人员到位情况、桌签、讲话稿、设备、音乐、礼品等也都是活动组织中的一部分。

没有分配后的监督,没有有条不紊的节奏,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导致活动效果大打折扣。在只看功劳不看苦劳的年代,无知不知,可以被理解,但不代表可以被原谅。

角色定位—总导演还是跑龙套?

很多活动尤其是大型活动,不是一两个人能搞定的事情。林林总总的细节需要多人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没有分工就没有秩序和效率,没有责任就容易推诿和懈怠。因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第一要务。

我的问题是当总负责的时候过于专注某一细节而忽视了总控,忘记了自己负责人的身份;当协作者的时候又过于依赖组织者,而对自己的任务缺乏深度考虑和准备,致使某一个关键环节手忙脚乱。

每个人的经验都要在不断的经历和失败中积累,但并不是每一个错误都需要一一经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龙套都跑不好的人注定当不了总导演。 如果你必须演一具尸体,你是否研究好了一百种倒地姿势?

如何做好从未做过的工作

这个世界节奏那么快,机会不仅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且它还转瞬即逝。一次烂摊子后,可能你以后连摆摊的机会都没有了。

- 如果你是首富(首次做负责人),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查资料也好咨询前辈同事也罢,先把小白的帽子摘掉,把自己变成起码八成熟的专家。自己都稀里糊涂怎么去安排工作“盯梢”进度?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可用人手有哪些,分工安排是否合理有效,工作进展是否顺畅准时,了然于胸。

- 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也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首先把自己的角色放置全局,确定个人定位及工作内容后,也别高枕无忧,毕竟还有导演梦不是?起码在自己的份内事务范围内,想想可能会发生的N种情况,检查是否准备齐全,并可以及时应对。我就在当螺丝钉时过于轻敌了,以为大家都是专家我只要跟着就好,谁知大家全部判断失误,导致乱作一团。

做活动组织,任何情况都可能出现,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乐观的判断,不要寸有一丁点侥幸心理。有备无患。

有了几次活动组织的经历后,又一次深刻理解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在这些没有理由、没有借口、不可逆转又极易被标签化的事情当中,可能你都难有第三次犯错的机会。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有些时候,你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相关文章

  • 职场试错 事不过三

    近期,我组织或参与了公司两场不大不小的活动,感触颇深。结果虽然还算圆满,但过程却极其惊险曲折和刺激。但人可能有趋利...

  • 【成长】趁年轻,多体验,多试错

    有人曾经问我,对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建议? 我有且只有一个建议——多试错。 试错的本质,是让自己快速迭代,...

  • 0421职场没有试错机会

    这两天协助处理新员工辞退事宜。 怎样评价员工是否适合岗位?如果新员工犯错,要不要给她机会改过?与直接上级处理不好关...

  • 不断试错?行动力是认知的实现途径

    在绝大多数人的职场初期,都是通过不断试错来换取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目标的认知。 为什么要试错? 因为行动力是认知的实现...

  • 2020-06-22

    必然➕偶然 事不过三

  • “普三点”,我的2021成长之路代名词——一点学习、一点杂念和一

    事不过三!吴承恩《西游记》 “事不过三”指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习惯里,与下一句连成一个整体理念:事不过三,过三必...

  • 2020-12-21

    可以试错 但是试错的代价会很大 试错不改的代价会更大

  • 原则

    触碰底线的原则事不过三

  • 事不过三

    九点零三分又下雨了我对自己说事不过三

  • 事不过三

    今天看到国际锐评 百分之六十 是美国给竞争者的 一道红线 第一次 苏联GDP 一度超过美国的60% 美国对苏联加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场试错 事不过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um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