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宝时代还没搞清楚什么是蒙氏教育,那么二宝时代来袭,现在补课正当时。在儿子两岁多时,对蒙氏教育还一知半解就忍不住买了一套家庭教具,虽然有操作视频,但却没讲清原理,自己都没搞明白自然没底气指导孩子。如今看着原汁原味的蒙特梭利教材,真是醍醐灌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种感觉真好!
目录
1蒙台梭利系统的发现与发展
2由观察发展出来的方法
3新式教育
4我们的“儿童之家”
5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6运动神经培养
7感知培养
8语言及对世界的认识
9自由
10书写
11识谱
12算术
13精神道德因素
14蒙台梭立教育大纲
15蒙台梭利老师的条件
16教师的准备工作
本书总共16个章节,本篇精华解读版将从三个角度带你走近纯正的蒙台梭利教育:
1、蒙台梭利系统概览:让大家对“儿童之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与我们熟知的学校教育有何异同;
3、蒙台梭利的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的差别。
蒙台梭利系统概览
最早的儿童之家,开始于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收容3岁以上的幼儿,来参观的人们看到4岁左右的孩子就能读、能写时,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常常问孩子:“是谁教你们的?”孩子们会不解地看着询问者,并回答道:“教?!没人教我们!是我们自己学的。”
1、蒙台梭利系统的发现与发展
教育改革必须立足于儿童身上,我所从事的不过是研究儿童,搜集并发表他们所提供给我的信息,这就是蒙台梭利教学法。
读和写是学习的基础,缺少它们就不可能学习其他科目。写字一般都认为是一件枯燥的活儿,只适合于大孩子,而我则让4岁左右的孩子认字母,我发现仅仅向孩子呈现差异较大的字母,过了几天,孩子就没有什么印象了;而当我请人将字母刻在木板上,让孩子顺着沟纹临摹时,他们很快就能认得了。对于尚未完全发展的儿童,触觉经验是一种很大的帮助,于是我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字母让他们能用指尖去触摸感受。他们大约是9月中旬以后开始学习这些字母的,年底就可以写圣诞卡了。这些字母实际上是一种刺激,图解了早已存于孩子心中的语言,并能帮助他分析自己所讲的话。心智如同柔软的蜡一样,它对某些刺激具有相当敏感性,等过了这一时期,这种敏感性就消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孩子就要进入书写阶段了,如同2岁时进入“说话爆发期”的表现一样。一旦整个心理结构成型,全语言时期就来到了,就不必像传统学校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孩子们。一旦孩子开始写出一、两个字,不久就会写所有他会说的字了。他从此将不断的写,而这也不是为了完成冷酷的义务,而是出于一种内在灼热的渴望。
到这一阶段孩子已能书写,但仍不会阅读。我们原以为障碍是来自于印刷体与书写体的差异,当我们正想介绍不同的字体给孩子克服这个障碍时,孩子突然间自己就会阅读了。后来我们明白了,在开始拼字五个月以后,孩子心中又有了另一种渴望,他极其希望了解那些字的意义。当孩子将近6岁时,他就几乎已能阅读每一本故事书了。
还有另一类学习,它不如语言学习那样容易解释,那就是数学。对于数学我们有三种理念:
1.算数:数字的科学。
2.代数:抽象的数字。
3.几何:抽象的抽象。
凭借与孩子相处的经验,我们把这三者一起给予了孩子,并发现这种“三合一”的给予方式相当有效。例如在介绍数量时,我们将个、十、百、千,以几何形状(点、线、面、体)来呈现,数学教具的设计也常常呈现出这三种特性。
幼儿在学习数与几何时表现得相当有兴趣,且十分热衷。我们也将代数与几何纳入数学,如果这些是以具体的实物来操作,孩子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孩子由具体的实物开始,渐渐迈向抽象的“数”,然后进入更抽象的代数阶段。
有人提到孩子学习中的疲劳问题,我们观察的6岁以下的孩子就提供了活生生的事实。在传统学校里,孩子很快就疲倦了,而且难以再教导。爱护孩子的父母希望他们什么都不要做,只要在那儿玩耍、睡觉即可。但我们观察的迹象显示,孩子实际上深深厌恶这种作息模式,他会以各种顽皮的方式表示激烈抗议。在我们与3-6岁、甚至更小的孩子相处的经验中,不仅没有发现他们有学习疲劳问题,反而显得更加精神,实际上通过心智的活动,更使他们获得了力量与健康。造物者赐给孩子的天性本来是要他们接受文化的熏陶,但我们的社会反而利用玩耍、睡觉的方式在他们的“敏感期”摒弃了这些。孩子是无法停止吸收、也无法停止活动的,即便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收,他也只好凭借玩具来满足了。
如果3-6岁的孩子确实有一种自然倾向可以吸收文化、可以学习,我们就应把握时机,在环境中配备合适的设施与活动来让孩子探索,让他一步一步地吸收文化。我们给予他的东西不单单是纯玩具,也不会拿娃娃、玩具兵等各种玩偶当诱饵。当蒙台梭利教具一摆出来,孩子便争相取用。
2、由观察发展出来的方法
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显示孩子的心智在相当幼小的时期就可以吸收文化,而且只是凭借他自己的活动来吸收;另一类是个性的发展要及早开始,3-6岁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阻碍的话,每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法则去发展。
孩子之所以能集中心思于他脑子里的事,就是因为在前一个时期(0-3岁)他从环境所吸收的一切。书写的爆发就是由于他先前学会了口语、说话。语言的敏感期在5岁半到6岁间开始式微,只有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书写才会使他兴奋,到了八九岁就没有这样的热情了。孩子动用书写器官是经过间接预备的,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一个“预备好的环境”,使他的心灵在其中得以自由施展。
在这个年龄段,另一个特征是总爱问问题,总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大人应把它当作一件有趣的事,不要感到厌烦。同时要注意,孩子无法接受冗长的解释,他们只需给出简单的答案,尽可能用实物来说明。老师要做好特别的准备,因为不是单单通过逻辑思考就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孩子在前一阶段的发展情况,放下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庆幸的是孩子从环境学的比从老师那儿学的要多,老师只需站在一旁,在孩子有要求时给予帮助就够了。
孩子的性格与道德教育这类重要问题,也须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协助孩子性格的建立,性格是无法教的。6岁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到这时性格就已经形成了,他不是由于外在的榜样或压力,而是靠他的本性形成的。
如果性格的缺陷是由于产后的因素所致,还可以在3-6岁期间治愈,一个在3-6岁期间被疏忽的孩子,到了7-12岁该发展道德良心时可能就会有问题。他或者显得智力不足,或者缺乏道德品格或学习能力。
脱离常态的偏差行为会逐渐成为性格的一部分,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坚强的孩子,会采取敌对的态度;另一类是较懦弱的孩子,他们只好屈服于淫威之下。坚强的孩子随时会发脾气、反抗、破坏、贪得无厌地占有、自私、心不在蔫、胡思乱想或做白日梦。懦弱的小孩则显得比较被动,其偏差行为表现为消极性,如慢吞吞的、发呆、以哭泣的方式要挟、凡事依赖、怕陌生人、总是缠着大人;经常要人陪他,但很快又觉得无聊、疲累;他们甚至有撒谎、偷窃的毛病,以此作为重要的自我防卫形式。
我们早期的学校之所以出名,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消极症状都不见了,关键就在一件事上,我们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在为他们预备的环境中完成他们的实验(工作),这些“工作”能滋养他们饥饿已久的心灵。
我们所获得的成果是令人惊讶的,孩子们已经表现出了他们对工作和劳动的热爱,他们的行动中还表现出一种镇静和井然有序的气质,这种镇定有序已经超出了纠正的界限而进入到了“优雅”的境界。自发的纪律性和整个班级随处可见的服从精神是我们教育方法所带来的最鲜明、最显著的成果。
3、新式教育
那种认为人的人格在婴儿期就已经存在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任何阻挠孩子成长的事情,都会对孩子日后的人格形成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孩子必须塑造他自己,因为孩子是非常能够自动自发的。为了避免成为阻碍孩子正常发展的阻力,大人一定要保持顺应的态度,绝对不能盲目地、不合时宜的干预孩子。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做出创造的人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大人。
成人一定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予孩子他所需要的任何帮助。我们所持的基本教育观念是,我们绝对不能变成孩子发展的障碍。要了解有哪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无益的偏见必须去除,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
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
实际上,虽然教学用具没有给孩子们提供什么精神的内容,但它们为孩子提供了精神内容的组织秩序。它促使他们分辨异同,特别是细微等级的差异,促使他们在质量和数量的概念下把对表面、颜色、维度、形状和声音的变化多端产生的感觉分类。经过特殊的关心、观察、对比和分类练习,他们的意识就这样自发地形成了。
近些年来,儿童的生活条件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然而科学还是未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全新的改变。孩子的成长不仅在身体上,更在于精神上,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类生活。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主张儿童的生理和精神发育应该遵循自然。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1.运动神经培养;
2.感知培养;
3.语言训练。
对孩子的照料及对孩子周围环境的安排和处理本身就给我们提供了培养孩子运动神经的主要手段,而感知的培养和语言训练可以通过教具来实现。
感知培养的教具:
1.三套立体插件;
2.三套立体图形,包括:(1)粉红色立方体(积木);(2)棕色棱柱;(3)薄板:分为绿色和红蓝相间的两种颜色。
3.几何立方体(棱柱、棱锥体、球形、圆柱体、锥体等等);
4.粗糙表面和光滑表面的矩形小板;
5.各种布料;
6.不同重量的木块;
7.两个盒子,每个盒子中都装有64块颜色各异的小方块板;
8.装有平面插件的小柜子;
9.三套卡片,上面要有纸糊的几何形状;
10.一套圆柱形密封式盒子(音响);
11.两套音乐钟和画有五线谱的木板以及用于标示音符的小圆片。
练习书法和算术需要准备的教学用具:
12.两个有坡度的桌子和各种各样的金属插片;
13.写有砂面字母的卡片;
14.两个字母表,背景是彩色纸板,纸板的大小要有区别;
15.一套写有砂面数字的卡片(1、2、3等);
16.一套有光纸字数字的大卡片,用于计10以上数字;
17.两盒用于计数的小棒;
18.适合教学方法的图画书及彩色铅笔;
19.用于练习系带子、扣纽扣等的四方框,用以锻炼手的动作。
1、感知培养
三套木质立体插件
每个都插有一排小圆柱体,数目为10个,所有的立体插件上都饰有一个圆顶把手。第一组插件是高度相同,直径依次递减的圆柱体。第二组插件圆柱体在高度和直径上都有变化,但形状相同。第三组插件的直径相同,但高度有变化。
训练的内容是要把所有的圆柱体插件都取出来,混合一下,把次序打乱,然后再把它们重新放回正确的地方。
开展这种训练活动要达到的是一个内在的、深层次的目标,即让孩子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并引导他对所观察的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推论和决定。
六层抽屉的小橱柜
打开每个抽屉都可以看到一个木质的方框。几乎所有的方框中央都插嵌了一个大几何图形,所有的图形都是蓝色的,中间都配有一个圆顶小把手,每个抽屉里都衬着蓝色的纸,当拿掉几何图形时,我们看到抽屉底部就复制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建议在刚开始时,先给孩子们看一些在形状上相互区别比较大的几何图形,下一步是给他们看更多的几何图形,随后再陆续给他们看一些形状越来越相似和相近的几何图形。
练习的时候需要把它们从原来的位置上取下来,放在桌子上,把次序打乱,再由孩子们把它们放回到原来的地方。这里同样,教学用具本身也可以控制错误的出现,这就引导孩子们去比较各种不同的形状,如果孩子弄错一个插片的位置,插片就不能进入孔径内。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锻炼了自己用眼识别各种形状的能力。
孩子做练习时必须要协调的手上的新动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孩子们不仅要触摸几何图形的轮廓,也要触摸与图形相对应的孔径的轮廓。在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必须准确地把这个触摸的动作交给孩子们,她不仅自己要缓慢地、清楚地做出这个触摸动作,还要引导孩子的小手进行第一次尝试,以保证触摸到所有的细节部分——边和角。经过多次的练习后,孩子就能协调好准确描述出一个种图形形状所需的手上的各个动作。这种训练是真正的绘画准备工作,锻炼手勾画一种封闭形状的图形轮廓的能力,这就是手上基本功的准备工作,也是为书写进行准备工作。
指导感觉训练的通用原则:
1.一致性识别(将相似物体配对,将物体插入适合他的位置中);
2.对比性识别(对立物体的区分);
3.相似物体的区分。
为了在某段时间内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感知源上,最好尽可能的隔离感觉,比如在进行训练时保持房间内安静,或是在进行那些与视觉感知无关的训练时,将孩子的眼睛蒙上。
2、语言及对世界的认识
静默训练: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们尽快地注意到声音之间的特殊联系,它不是要制造声音,相反的是要尽可能地消除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
老师要给孩子们示范如何能够绝对一动不动的坐着,做好这个练习,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即保持平衡的姿势。逐渐地,当每个孩子看到自己越来越能保持寂静,直到变成能感觉得到的绝对的静止,这时候,以前那些轻微的几乎都注意不到的声音都可以听到了,时钟的滴答声、花园里麻雀的叽喳声等都能听得见,世界变成了一个充满声音的新世界。
结束时,老师会小声点名来唤醒沉静中的孩子们。孩子必须站起来,向传出声音的地方走去,他动作必须轻微谨慎,注意不能弄出任何的响动。经过这些训练,孩子们感觉声音的能力就更强了。这个练习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社会精神,孩子们的克制能力逐渐增强。
听力之所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它与讲话的感觉器官相连,因此训练孩子注意去听周围环境产生的各种声音及喧闹并辨别和区分它们,就是为孩子更清楚地聆听发音语言做准备。
给孩子们上课时采用与感觉练习相关的命名法,是进行清楚且准确的语音练习的大好时机,在每个感觉练习中,当孩子分辨出物体之间的差别时,老师用一个词语清楚地描述出这个差别。接着老师督促孩子更清楚地尽可能准确地重复这些词。
当物体只有一维变化时,例如木棒,变化的维度就是长度,可以说这个物体是“长的”或“短的”;当物体变化的维度是高度时,可以说它是高的或低的;当物体变化的维度是宽度时,它是宽的或窄的。经受过如此训练的孩子,具备了非常精确的用词能力。
当要教给孩子的名称是关于颜色或形状时,老师可以同时给出多个可对比的名称,比如这是红色的,这是蓝色的,这是黄色的,这是方形的,这是三角形的,这是圆形的。但在有等级变化的情况下,要选两个极端的概念,比如深和浅,然后让孩子在最深和最浅之中进行选择练习。
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孩子们彻底懂得了许多词语,比如大、小、厚、薄、长、短、深、浅、粗糙、光滑、重、轻、冷、热等,还有许多关于颜色和几何形状的名称。他们发现自己以更加机灵和敏捷的心理素质来面对世界,他们的观察和辨别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进一步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建立的精神映象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工整的分门别类——形状不同于维度,维度是根据可以组合的变化维度来分类的。
我们的小家伙们对不停地发现他们的世界有着深刻的感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他们从这个世界获得了有条不紊的知识,进入他们脑中的是“创造物”而非“混乱”。
3、书写
当孩子们完成上述所有训练时,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向一个新的意料不到的境界前进,这时孩子们大约在4岁左右。
孩子们的意识和手已经做好了书写的准备,具备了计算的基础,关于数量、一致性、差别和等级等的概念在他们身上已成熟许久了。词语的目的是明确概念和促进人们对事物的基础地理解。同样,写字和算术可以明确内在意识的复杂收获,而这些收获随着不断的观察也将不断地丰富。现在孩子已经准备好了,甚至是有些急不可待的要用双手去进行那迷人的“合成”艺术——写字。
当我们写字时,我们会有些动作来控制书写工具;除此之外,书写还引用了字母符号系统。人们写字时就结合了这两部分,因此也可以分开进行准备。
控制书写工具的练习(个别部分)
在教学用具中有两块浅槽木板,每一个上面立有五个粉红色的方形金属框架,每个框架上都插有一个蓝色的几何图形。两个浅槽板并排放置,上面放10个完整的“插件”,也就是带有几何图形的插片。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白纸和一盒彩笔,孩子将从10个金属插片中选出其中一个。然后按下面的程序来教孩子:
孩子把金属框架放在纸上,用一只手压紧,用彩笔沿着几何图形的内缘轮廓描画,接着拿起方形架,就发现画在纸上的封闭式几何图形,是个三角形、圆形或六角形等。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练习,与触摸木头插片不同的是孩子不再直接用指头触摸轮廓,而是通过彩笔这个媒介描画图形轮廓。他在描画,他留下了他手的运动轨迹。
孩子们发现这个练习很容易、很有趣,一画完一个图形轮廓就立刻把蓝色金属片放在上面,当孩子把几何图形插片放在画好的轮廓上时,他会拿起另一种颜色的彩笔来描画蓝色金属插片的轮廓。当孩子用两条轮廓描画完一个图形轮廓时,他要拿起一支铅笔,在图形轮廓中上下点点画画,直到把整个图形填满为止,刚开始填画图形时,孩子们的小手显得非常笨拙,而且也没有顾及到图形的轮廓,他们画出很粗重的线条,而且线条相互之间也不平行。然而,渐渐地孩子们的画技有了提高,他们能在图形轮廓内描画线条,线条变得细一些了,数量也增多了,线条相互之间也渐趋相同了。孩子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自己的书写动作,这使他能够控制自己手中的铅笔。
图画引导孩子们在诸多方面来限制孩子们填画图形轮廓时每一笔的长度,因此孩子正在为书写大字体和小字体准备自己。在不久之后,无论是在黑板上的宽格中还是窄格中抑或练习本中那非常细小的格子中,孩子的字体都保持一样的好。
书写字母符号的练习
教学用具中,还有一系列装有字母符号的盒子。我们要选用这一组覆盖了一层非常光滑的纸片的卡片,卡片上贴有用砂纸裁剪的字母符号。
孩子们必须像自己真正在写那样去触摸那些字母符号。孩子触摸字母的同时,老师读出这个字母的发音。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触摸这些字母符号,通过这种方式,孩子确立了书写字母符号的基本动作,也记住了字母的直观形象。同时,当孩子用眼睛认出这些字母时,他也是在阅读它们。
这样,孩子实际上已经为书写进行了所有必需的准备工作,因此,他可以写字了。
活动字母符号是用粉红色和蓝色的纸板裁剪成的,用于组合单词。用活动字母做过组词练习后,孩子就能够书写整个的单词。这种发自本能的书写具有一种自然现象的特色,孩子开始写第一个单词后,将以同样的方式继续书写单词,就像在他读出第一个词之后将继续讲话,在学会走第一步以后将继续走下去那样。
4、识谱
当孩子知道怎样去阅读的时候,他就可以将这种知识运用在识别音符的名称上。
识谱的入门工具之一是用于感觉教育的乐钟:这些金属乐钟放在一个矩形的木基上,用小木锤敲击时,它们会分别发出doh、re、mi、fah、soh、lah、ti、doh的音。
第一步练习要求孩子用小锤敲击已经按序摆好的那组乐钟的第一个音符(doh),然后再一个接一个地敲击对应的第二组毫无次序混在桌子上的乐钟,孩子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来找出他刚刚敲击的那个doh音,找到对应的音调后就把选定的乐钟与他起初敲击的长板上的那个乐钟(doh音)对立放好。孩子以同样的方式继续练习,将类似物体配对。
当孩子们能够辨清并铭记这个音列时,他们会把八个乐钟放在一起,混合一下,搅乱它们的次序,然后用小锤敲击它们,辩出正确的音。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孩子们最后单凭听音就能把所有的乐钟按音阶顺序排列。
除了乐钟,我们另外还使用一种教学用具作为识谱的入门工具。首先选择一块木板,不用太长,但要漆成浅绿色,然后用黑色的颜料在木板上做出五线谱,在五线谱的每条线上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白处,都刻有一些圆孔,圆孔上面写着对应的高音谱号的名称,还有一套正好可以嵌入圆孔内的白色小圆片,其中的一个面上写着音符的名称(doh, re, mi, fah, soh,lah, ti, doh)。
小孩子根据小圆片上标示的音符名称正确地将它放在板上对应的位置处,字面朝上,然后读出小圆片上音符的名字。另外一个可以同时进行的练习是把写着音符名称的小圆片放在相应的音乐钟的长方形基座上。学习完高音谱号,孩子就可以接着轻松的学习低音谱号。
5、算术
在这里,我特别讲一下孩子们用立体插件开始做的第一个练习,如果孩子把一个圆柱体放进一个对其而言显得过大的插孔,那么最后就有一个圆柱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孩子本能地就会从一系列的连续练习中理解,为什么总有一个圆柱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孩子们的大脑对老师过早的就教他们用某些初步的概念进行算术,还没有做好准备,但通过一个形成过程,一个缓慢的自我培养过程,孩子的大脑就准备成熟了。
要直接开始算术的教学,我们必须借助于感知教育中采用的同样的教学用具。它们分别是:教孩子们区分大小的工具(粉红色立方体),教孩子们认识厚度的工具(棕色棱柱)和教孩子们认识长度的工具(绿色的木板)。每个系列的十个工具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在教孩子们认识长度的那一组工具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就是其余所有木板的衡量单位,第二条木板是第一块的两倍,第三块是第一块的三倍,而长度增长的比例是每块板10厘米,其他的尺寸都保持不变。十件工具相互之间的联系与1、2、3、4、5、6、7、8、9、10等计数的自然序列完全相同。
直接教孩子算术时,要选用长棒,并需要把它改进一下,将它们分成十部分,每部分长度均为10厘米,并且要把他们分别漆成红色和蓝色。
我们把木棒按顺序摆好后,就可以教孩子们计数了,数数的时候用手一个一个点着它们,从1一直数到10。这套教学用具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给孩子一个清楚的计数概念。当孩子叫出一个数时,这个数就像是一个具体的物体那样存在着。所以,如果我们给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这些数量很明确地代表着同类单位的集合。
当孩子做加法8+2时,他会把两个木棒连接摆放在一起,其中一个是由8个长度相等的小木棒构成,另一个则是由两个长度相等的小木棒构成。在一般的学校中,教孩子们计算时,老师让孩子们用各种各样的小物体来帮助计算,那么孩子脑中正常的印象和感觉就不是做了8+2的运算,而是做了1+1+1+1+1+1+1+1,然后再1+1。结果并不是那么清晰,而且孩子还必须努力在脑中牢记这样一个概念:8个弹球作为一个联合整体是与一个单个的数字8相对应的。这种努力常常会使孩子倒退,使他对算术的理解力推迟几个月甚至几年。
使用教孩子们认识长度的教学用具来教孩子们进行10以内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会简单得多。先把木棒按正确的顺序(摆放长楼梯的顺序)摆好,接着拿起最后一根木棒(1)放到9旁边,同样把(2)放到8旁边等等,直到5为止。
这个简单的游戏演示了10以内的加法:9+1、8+2、7+3、6+4。当孩子要把木棒放回原处时,他必须先拿走4并把它放到5的下面,接着依次拿走3、2、1。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减法:10-4、10-3、10-2、10-1。
向孩子教授实际数字标志着从木棒向使用独立的单位进行计算的一个飞跃。数字,是单词,是图形符号,它能使人类的数学思维在其进化过程中取得无限的进步。
蒙台梭利的教师
蒙台梭利老师在事先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之后老师的悠闲与被动,是成功的表征,表示任务的顺利完成。那些已经把他的班级带到一个阶段的人,他可以说:“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一样照常运作,这个团体已经完全自立了。”
孩子们这些成就的取得与老师的巧妙参与是密不可分的,老师有必要引导孩子,但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是无所不在的。因此,老师应当随时准备提供孩子们所需的帮助,但永远不要成为孩子及其实践之间的障碍。
保持孩子的求知热情是真正能够引导孩子的秘笈,只要老师能够尊重孩子,冷静和耐心地对待孩子,在孩子做练习或行动时任由其行事而不过多地干预他。所以,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借由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我们会注意到孩子们有一种极力向外扩张的个性,他们有主动性,他们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们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们不逃避责任和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因此我们没必要去干预他们。“静观其变”是教育者的箴言。
让我们任由这个生命在他的极限内自由成长吧,让我们仔细的观察这个成长的过程吧,这是我们的全部使命。
1、蒙台梭利教育大纲
在帮助孩子健全发展的一切所需里,最常被人忽视的,就是孩子精神上的需要。童年是人的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道德的饥饿或精神上的疾病都会对人造成致命的影响,其严重性不亚于身体的挨饿受冻。
所以说,我们必须停止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一个看守员的角色,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准备一个尽可能不受大人监督、不会被大人的命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环境。但是一定要清楚的牢记住一个基本原则——给孩子自由,并不表示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对孩子不闻不问。对孩子将要遭遇到的所有困难,我们应该用细心和充满爱心的关注,来鼓励孩子的自我发展。
当孩子犯了小错误的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在一旁安静的观察,不加介入的话,本身就能教会孩子。环境本身和物品美感也可以唤起好动孩子的小心注意。
2、蒙台梭利老师的条件
新任老师的工作是相当微妙而困难的。孩子能够找到自我学习和自我精进的方向,或是遭到阻碍,都取决于老师。一个老师一定要明白,他绝对不能影响到孩子的自律,老师应该要对孩子的潜力有信心。
我们所谓的不干预孩子的学习、尊重孩子的活动,必须在孩子本质上的发展臻于成熟之后,才得以实施。台梭利教学法里所指的尊重,绝对不是连孩子的缺失或肤浅的表面现象也一并包容。尊重在本质上,必须有以下的几项基本原则:能够察觉出孩子不同的体能状况;鼓励孩子发展对其身心健康有益的行为,打消其他不好的念头,因为它们既无建设性,对孩子的发展也没有什么贡献,只会让孩子的精力用错地方,伤害孩子的发展。
我们一定要帮助孩子摆脱他的缺点,但又不要让他觉察到自己的不足。
3、教师的准备工作
教师不是通过内容,而是通过方法来为自己做准备。她应在“品质”方面,而不是在“文化”方面与众不同。其中基本的品质就是“观察”能力。为了使一个人能够观察,仅有感觉和知识是不够的,因为观察是一种必须通过实践培养起来的习惯。观察是需要“训练”的,这是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观察品质包括各种各样的细小品质,比如耐心。如果我们要使自身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欣赏到它的价值,我们就必须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意志。
教师的想象力应该像科学家那样精确,其精神应像圣贤那样崇高。科学的准备和神圣情感的准备将形成一个新的灵魂,因为教师的态度应该同时是积极的、科学的和神圣的。
科学实验室(教师被引入“观察内在生活现象”的自然领域)应该是学校。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受兴趣的强烈驱使而“看到”儿童的精神现象,并体验到一种宁静的快乐和不可遏止的观察欲望时,那么,她就会明白她正“步入正堂”。
由此,她将开始成为一名“教师”。
原创精华解读版,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