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退伍回乡,被安排到乡农机站上班,闲差,无权无职,每月二十元工资,赶上母亲三年抱俩,日子过得紧巴巴。
有父亲在身旁撑腰,母亲踏实了很多。可是大家庭的矛盾不可调和,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这是自然规律。
父母带着我净身出户,和叔叔共用一间屋子。父亲大多在农机站上班,每周回村一两次,母亲带着我留守村里。
他们陆陆续续地置办了一些家具:锅碗瓢盆、桌凳、水缸、米缸、橱柜等,看起来像一个家的模样。
母亲带着我也没闲着,四周土地,看着哪儿合适就种点菜。一担又一担的柴火挑回来晒干了,码在房前屋后,以备烧火做饭用。
母亲的勤劳却换来爷爷的白眼。
看着母亲在房前屋后种菜,爷爷常常冷嘲热讽。"这里种,那里种,怎么不种到你家灶金脑上(灶)呢?""怕你种那么多,一样饿死你!"看到母亲堆了那么多柴火,爷爷又骂起来。"一把火连人烧了才好。""怕是你用不了那么多!"
这些话我没亲耳听过,是否真假,我也不轻易下结论。只是母亲每次说起,我都要反问:"爷爷为什么要这么说?你是他的媳妇啊,是他的家人啊,他不希望自己人好吗?"
母亲总说爷爷心不好,向着伯伯伯母一家,不希望我们家比他们家好。可我依然质疑,同样是儿子,不至于偏心到这地步吧,除非母亲和爷爷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母亲就没有责任吗?
有一次母亲说了实话,她说她确实也讨厌爷爷,讨厌他偏心伯母,讨厌他在伯母面前轻声细语,而在她面前却拉着张驴脸,没个好声气。
确实,我伯母是个圆滑世故的人,一生都过得潇洒自如,一辈子受男人宠爱,做人媳妇时受公公宠爱,受老公宠爱,年老了又受儿子宠爱,也许她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又会示弱,又巧舌如簧。
而我母亲恰好相反,不懂变通,一身骨气,从来不肯在人前示弱,不阿谀奉承,随声附和,也不喜欢和别人拉呱,或拉帮结派,永远和别人保持距离,只在自己的世界里耕耘。"三个女人一台戏"对我母亲来说从来没有过。
难道是母亲刚硬的性格,让她与整个世俗格格不入?而她和这个世界的所有矛盾都因此产生。
性格决定命运,是真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