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狗》读后小感
每次读完一本书,尤其是人物传记,都让我感到世界的静谧,仿佛我经历沧桑,也跌宕起伏了一生。读书让人有时间感,在时间上旅行,拥有时间的厚度。
《鞋狗》,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会觉得很酷,鞋子,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鞋狗,是对鞋的解读和我等凡人有所不同。上高中时男同学们会买一本叫《鞋帮》的杂志,当时文科班有20个男生,刚好杂志20块钱,他们每星期每人出1块钱,然后把杂志撕开N多份,传着看。当年我并不知道他们口中的”大耐”到底为什么如此吸引人,无非鞋子,有没有一个勾又有什么区别?我对鞋子没有执念,更不懂关心所有牌子。工作后有钱了,逛商场顺手买了第一双耐克鞋,真的是我穿的最舒服地运动鞋。
虽然知不知道牌子这个说法,但是我被动的在心里把运动鞋分类:耐克第一,阿迪达斯第二,李宁是国产第一,其余的牌子。用具时髦的话说,这是种认知。
菲尔·奈特,俄第冈州的一名大学生,学会计。上学的时候是校体育队的成员,被网球队开除后加入到了跑步队。深受教练鲍尔曼的影响,爱上鞋子。喜欢日本运动品牌鬼冢家,毕业后环球旅行,顺便去日本签来了美国代理销售权。回美国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同时用自己家的仓库当鞋子仓库,开始自己推销鞋子。靠着跑步圈子的口口相传,有着不错的业绩,辞掉了工作,说服教练鲍尔曼合伙专职卖鞋子。并且吸引到了和他一样喜欢跑步,爱鞋子如生命的一群小伙伴。随着规模扩大,开始需要一个办公室,需要更多的人,接着出现问题,需要解决问题,然后求助一些人,然后发现有志趣相投的,就拉开一起工作,头脑风暴。和鬼冢家闹翻之后,想接着卖鞋就不得不创造品牌。接着出现问题,接着想办法解决。然后不得不上市,最初的人都成为了有钱人。然后就剩下钱不能解决的烦恼。把铁鞋踏破,把万事做过之后,菲尔·奈特开始写自己的遗愿清单,也帮助了许多人。菲尔·奈特写到:能帮助人们避开一些挫折时很好的事情。我想告诉大家要按下暂停键,花时间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过一生,想要和谁度过剩余的40年。我会告诉20几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变成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人活着最大的勇气就是选择去过什么样的人生。读过一个二手小说,忘了作者,说一个经理人一次去一个小岛旅行,特别喜欢这个岛上的风景,他当时40岁,没有家庭,可是他的钱只够他活20年。他选择辞去了工作,来到这个岛上,每天发呆、看风景,不与人交流,也不谋生恋爱。没有人注意他。然后20年后他的钱花光了,他无家可归,穷困潦倒,甚至精神有问题,然后邻居接济他两年,房东老太太收留他又过了了两年,然后他去世了。
一个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做。不被世俗牵引,不为他人左右。去主动选择,而不被潮流裹挟。实在难得。命运很难掌控,菲尔有万贯家财,也为失去儿子痛心,为有人恶意诋毁名誉气愤不已。也曾在年轻时因为 失恋沮丧,因为被网球队开除难过伤心,不知道怎么卖出第一双鞋子,不想回伙伴的邮件。觉得自己不是一名好父亲。但是在书的结尾他坦然又自豪,有一个一直陪伴的关系维系不错的妻子,很多人,很多老伙计拿他当自己人,因为他的梦想全世界有15000人投身其中,为梦想奔波忙碌。如果他遵循父亲的意思,在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努力工作,成为合伙人,一直到退休,也人生完满,貌似光鲜。但是不免遗憾,或者人生观扭曲,变态了也未免不知。可是这个世界将失去多少靓丽的颜色,就说我这个这个相隔十万八千里貌似毫不相干的人的故事也少了很多内容,没有高中时代对运动品牌的攀比和讨论,没有《鞋帮》,没有高中课堂的帮忙传阅杂志,没有男同学为了一双“乔13“攒了一个月的伙食的故事,没有高考人人穿“勾”的套装。没有音乐电台胡子哥给幸运观众的礼物,骄傲的说T恤衫是耐克家的原厂品,可是我会觉得很放心很高级。
这是蝴蝶效,由一念起,波及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菲尔·奈特希望每一个走路的人脚上都穿着一双耐克鞋,比尔·盖茨希望每一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摆一台电脑,梵高觉得自己欠这个世界一幅名画,周杰伦希望每一个人唱的都是他写的歌。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希望世界和平,每一个人都有勇气遵循自己的内心去选择自己的人生活法,并且能够坚持下去,活得足够长久看见自己的想法生根、发芽、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