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卑投射ABC
超级自恋的人发出一个念头a。他要求接受的人马上要做出B。这个B是已经预定好的。必须要分毫不差的按照他的标准来,假如没有达到他设想的B,那么他就会投射出自己的惩罚,也就是所谓的坏。
它的内在逻辑就是,我一发出一个念头a,必须马上得到执行B,否则我就要执行惩罚C——要么杀死对方,或者攻击对方。这个C就是所谓的死能量。
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这种自恋投射性的行为。比如说我,以前当我发出的一个念头没有得到执行的时候,我总是会产生巨大的失落,这个失落就变成了攻击自己的负能量。
所以自卑的形成就是内在不断的在积累负能量,始终无法得到释放,最终的恶果就是陷入抑郁。
比如说,有一个家长他要求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执行,比如说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上前10名,假如孩子没有得到这个要求,那么他就会认为孩子不够努力不认真是一个坏孩子。
而这个投射如果被孩子认同的话,那这个孩子就带上了沉重的包袱,很难走出这样的困境。
而在中国的传统中,又有一个很恶劣的传统叫做棍棒出孝子,就是打骂会成为他们的惩罚手段。
当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的时候,他们就会用棍棒执行惩罚,最终就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个黑色死能量是很强大的,而且是在不断的循环长大的。如何打断这个死能量的循环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关键就是切断c,也就是所谓的惩罚。
2,摆脱原生家庭的C。
每个人的身上多少都留有一些原生家庭的烙印。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事事都符合家长的要求和标准,所以。我们身上总是带着一些因为不符合标准而得到的负面的标签。
家长老师的攻击指责批评这个就是所谓的C。而这个C可能会变成了一个人无法退去的黑色的标志。即便当他长大之后,假如他没有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个C,那么他也会继续的玩这一套 ABC的游戏。
他也会按照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个C是有可能代代相传的。
如何打断这个C,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你要知道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不被接纳的缺点短板,或者说所谓的坏。
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身上的坏。像一个容器一样,接纳孩子发出的坏,或者,黑色的攻击力,比如暴怒。
比如说。我刚接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前几天刚刚上了全城热搜。因为他离家出走。
被找回来送到我这边,为了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在学校里面和同学发生了一些矛盾,被欺负了,然后他害怕回家后继续被父母指责甚至打骂,他选择了逃避。
我的处理方法是我告诉这个父母说,即便孩子身上有那么多的缺点,你依然要接纳孩子。
谁在成长中没有缺点呢,我们要做的是支持这个孩子,让他有能量,愿意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接纳孩子身上的一些缺点和错误,切断我们自己身上死质量的恶性循环。
当这个孩子感受到了他是被全然接纳的时候,他也放下了内心的那些害怕和执念。
也就是说,我们允许他身上有一些坏的东西存在,允许孩子犯错,我觉得这一点太重要了。
我们这个社会太习惯于要求完美无缺,不允许孩子有一些出轨的行动——可是要知道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些出轨的错误的行为简直是不可避免,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允许不完美,接纳不完美,太重要了。
3,良性循环ABC。
当家长发出一个念头,没有得到孩子执行,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共情,了解孩子的立场和观点,接纳他此时的不按照标准,不按照牌理出牌。
比如说有的孩子会有拖延症,他们必须要在放假前的一天晚上才会开始做自己该做的作业,很多父母为此着了急,甚至要惩罚打骂孩子。
可是我的做法跟别人不一样,我会告诉孩子说这个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安排,所以每当我的儿子到周末的晚上还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允许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
最终这个孩子发现他自己的行为得到了我们无条件的接纳,他感受到了我们给他的爱和支持,于是,他太逐步了修正了自己的学习习惯。
反之很多父母就因为这样的事情和孩子闹起了巨大的矛盾。甚至让孩子叛逆出走,甚至搞到自杀的都有。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反思的就是家长是否太过自恋,把自己身上的这套ABC的逻辑发挥到了极致。
我常常觉得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就好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可是他们却要承受家长无穷的ABC的控制,而孩子对这些攻击控制是没有防御能力的,他们是处于最弱的一个环节。
按照踢猫效应,他们承受了这个社会最大的压力。是这个社会最弱的一个环节。从这点来说我觉得。学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对于每个家长来说是必须,而且是刚需。
我们要做的就是彻底摧毁掉我们那些所谓的完美的念头。学习接纳包容孩子身上的缺陷。表现出我们的爱和包容。
父母应该就像是一个爱的容器,可以接住孩子所有叛逆的行为。并且还给孩子一个更干净更有爱的回应。
而孩子也因为有这样的回应而感受到了爱的光辉。这个就是所谓的去毒化的工作。
我们很难避免的下意识的反应,但是我们可以调整。即便我们的想法没办法得到执行,我们也可以表达出我们的爱和包容。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650篇
2020年12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