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豆瓣已读过一千后关于读书的那些事

豆瓣已读过一千后关于读书的那些事

作者: 肥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6:34 被阅读0次
    豆瓣已读过一千后关于读书的那些事

    不知不觉豆瓣已读标注过1000了。

    去年看过一篇读书五个层次的文章,反省了下,觉得自己现在仍然处在第一层的数量累计阶段。

    往前翻了翻,这一千本的大部分应该是刚上班那几年按照排行榜遍刷的网文,今年才懵懵懂懂地摸到了一点上升的门槛。

    那种感觉就好像站在稍高一点的地方回看走过的路,发现原来我闷着头爬过的风景是这样的啊。

    读得越多越觉得无知,读得越多视野越开阔,读得越多人越包容,对下一本却越苛刻。

    希望我下个一千本,最差的是《夏日遇见狄更斯》《悉达多》《月亮和六便士》《佩德罗 巴拉莫》好不好。来自对自己上一个一千本质量不满意的深深的怨念。

    以2016年为界点,已读80%的书自动降一星。

    我下次总结时能不能说:希望我下个一千本最差是《纯粹理性批判》《奥德赛》《资本论》…

    也许下一次我对现在的读书格局也会不满意。下一个一千本我希望不只是广度还有深度都比现在更好一些,我不介意用更多的时间去达到。

    也许不用一千,五百、三百本后,我就不再背《唐诗鉴赏辞典》,开始背《李太白全集》《稼轩词编年笺注》。这是我仅有的关于下一个一千本的想象力。

    我已经开始有觉悟,在我仅有的已读书中读到的关于某段历史、某个圣经故事、某个科学门类,促使我想要去读去了解历史、宗教、哲学、科学等更多、更宽广的领域。

    任何事情,工作、学习、生活、游戏…最先开始时领先别人真的是靠天赋,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有好有坏,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得到会有多有少,有天赋比别人多了自信、多了幸运,但纯靠天赋是走不到最后的,必须靠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和无数的时间累积,才能走到最后,走到最高处。

    拉近差距的最早的征兆是,发现自己能接住那些梗了。

    有些书会让你有“嘭嘭嘭”,任督二脉被打通的感觉。

    有些书能触及你的灵魂。

    但是大部分书,只是让你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形态。

    此刻你最爱的作家,下一个周期你可能会觉得 ,恩,觉得有些厌倦了,那么坚定的爱了他好多年,收齐了他所有的书。有一天打开一本,已经能看到他的局限。

    这就像打游戏,下一个地图的BOSS永远比上一个地图的BOSS血厚、掉的宝物更多。

    别着急,这个游戏可是无限玩的。即使真有通关,还有无数的FB呢。

    游戏和读书也不同:游戏让人忘掉时间的存在,读书让人清醒地感知时间的存在。

    看一个作家看得多了,就会觉得他在翻来覆去地写,长篇和短篇写了一样的故事,比方说毛姆和老马。可见一个作家是脱离不了他的经历和世界的,而作为读者就幸福多了,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世界里游走。

    有些书太锋利,但反正总免不了要读,就去读,然后用时间磨平它的锋芒,比如《罪与罚》。

    周围会有疑问,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正是因为没用,才有趣啊。工作很有用,可是即使我大摩羯也会觉得工作很没趣。

    有时候突然发现,闪光的是那段某本书陪伴的时光。

    书对我的意义还包括用来定位某段时间。

    比如想起2015年的冬天,那段时间我在读第一遍《史记》;

    2016年的五一假期,喔,那三天我读了哈利波特系列;

    2016年年底最忙的那段时间是《蒋勋说红楼梦》;

    2017年春夏交替,蝉鸣鸟叫,绿树浓荫,天越来越热的窗外,是《战争与和平》;

    家里交网费那段时间我读的是《双城记》,账号密码用的书里的人物名字…

    发展到现在,我不可能在做着某件事情的同时没有在反刍某本书。

    于我,时光因为一本一本的书是连续的,而这条时光直线上的某本书,往外扩展就是一个世界。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毕竟对一棵愿意思考的芦苇来说,酒足饭饱之后,活在自己的桃花源里是件很幸福的事啊。

    2018支付宝告诉我:温柔才是你最强大的力量。

    《刀锋》里的伊莎贝拉缺少的就是“温柔”,喔,“温柔”,这是这本小说里毛姆用的最好的词。

    “温柔”是什么,等我慢慢体验,明年告诉你。

    要读书,不读书,以上都是扯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已读过一千后关于读书的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by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