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正式沟通: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不仅有正式沟通,而且也存在非正式沟通的各种情况。有学者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李克富点评训练营13/90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传播时速度快且影响大,一则谣言可以一夜之间传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但信息通过非正式沟通网络传播时,容易出现失真和歪曲。
虚拟沟通:由于网络具有跨时空性、便利性、匿名性和实时交互性等特点,使得通过网络进行的虚拟沟通成为当前发展最迅速的一种沟通形式。
二、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太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
李克富点评训练营13/90(一)从众的功能
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大多不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它本身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在任何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则会促进这种一致和共同性的发展。因此,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从个体来看,人在许多方面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当然,从众毕意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缺乏独立思考,那么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缺乏个性。正确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从众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三)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2.个体人格因素
3.情境的明确性
4.其他因素
三、阿希的从众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阿布(S.Asch,1956)在研究群体压力时,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从众实验。
阿希将7个男大学生被试者组成一个小组,请他们围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参加所谓的“知觉判断实验”。实验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体压力对从众行为的影响。7名被试者中,只有编号为6的被试者是真被试者,其他均为实验助手,也就是同谋者。
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卡片,每套卡片有两张。一张卡片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3条直线,其中的一条同标准直线一样长。被试者的任务是判断3条直线中哪条与标准直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后,头两轮比较都很顺利,所有人的判断都一致,真被试者觉得任务很简单。但第3轮比较开始后,虽然正确答策还是很明,但是被试者的判断开始出现分歧。首先,1号做出了错误回答,接着2号也做出了同样错误的回答,这时真被试者有点紧张了,他端坐在椅子上,紧盯着卡片。第3号也表示赞同前两位的看
法后,真被试者开始出汗了。”为什么是这样,这些人眼睛有问题?”他开始问自己。然后,4号、5号同样也“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时真被试者的立场开始动摇。轮到6号,也就是真被试者判断了,结果怎样?实验表明,数十名被试者自己独立判斷时,正确超过99%,但跟随他人一起判断时,做出错误判断的比例平均达到
37%,76%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迫于群体的压力,做出了从众的判断。
阿和还发现,当卡片上直线的客观羞异变小时,从众的比例开始上升。这意味着,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选择从众。此外,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下降。这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那么他也能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四、模仿
(一)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二)塔尔德的“模仿律”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 Tarde)最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他在研究模仿在犯罪活动中的作用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这三个模仿律现在看来仍有一定
的说服力。
1.下降律
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土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且开始,便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迅速地蔓延。时尚、谣言的传播像滚雪球一样。
3.先内后外律
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
五、暗示
(一)暗示的定义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
暗示涉及三个要素,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二)暗示的分类
1.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按信息来源,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前者的暗示信息来自他人,后者的暗示信息来自个体自身。
2.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按暗示者的目的,暗示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前者有明确目的,后者无明确目的。
3.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按暗示双方的接触方式,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前者是暗示者直接施加影响,后者则是暗示者间接施加影响。
4.暗示和反暗示
按暗示效果,暗示可以分为暗示和反暗示。前者达到了暗示者的预期效果,后者则达到反效果,即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
(三)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2.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易受暗示。
六、社会感染
(一)社会感染的定义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如下:
1.双向性
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通过反复振荡和反复循环来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结,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
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地接受。
(二)社会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
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之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最常见的形式。
2.大众传媒的感染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和感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发生在处于同一物理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的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的情结,而他人的情绪又反过来加剧个体原有的情绪。在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容易导致人群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人们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会感染造成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