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欧慢时光
欢迎关注我的《慢时光,慢生活日记系列——记录北欧生活日常》连载
时间:2021年2月5日 地点:斯德哥尔摩 天气:多云
最近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很久没有完整的时间去读书,只能见缝插针,每日睡前看一小会儿。今日里,突然有了一种内疚和自责之感,说实话,疏于阅读,并不是什么大事,可就是矫情地觉得自己荒废了时日,怎么能如此堕落。
说起我自己的阅读心路,其实一直都顺风顺水。
阅读启蒙
我的幼年时光过得衣食无忧。父亲是部队的年轻军官,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
虽然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绘本可供选择。但那个时候,爸爸经常会从部队的图书馆里借回几本非常罕见的图画书。近水楼台,身为幼儿园老师的妈妈,也会每天晚上捧着一本《365夜故事》,声情并茂地讲上一到两个故事,这算是对我最初的文学启蒙。
后来,书店里开始有儿童专柜。印象中,爸爸妈妈送给我的第一套书就是《世界经典儿童童话故事》,这套书一共6本,每本有十来个故事,都是像小人书一样,有图画配文字。
在我提前回到家乡跟外公外婆生活的那些日子里,这套书成了我消遣的一种方式,也成了我思念父母的一种寄托。
如今这套书早已不知道在哪里了,但书里的《豌豆公主》、《九色鹿》之类的故事,依旧让我记忆犹新。
这之后,每逢我过生日,妈妈对长辈或是朋友们的唯一要求:若要送礼物,只能是书。
记得我十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套少儿读物,有古诗、散文、笑话、童话故事……这套书直到现在还存在妈妈家的书房里。
海绵吸水
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我好静。除了性格使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当时外婆虽然退休,还在一个文化站的图书室留用。
这个图书室成了我幼年的根据地。
没事的时候,就跟着外婆一起去上班,尽管那里有许多武侠和言情小说,但我最中意的是幽默讽刺漫画或是少儿文丛之类,亦或是各种小人书。
文化站还有一个说书室,通常都是请老艺人唱全篇的苏州评弹之类。
我也就成了那里最小的听众,跟着一大群大爷大叔大娘大婶,听全版的《七侠五义》之类,虽然云里雾里,好歹也能知道个大概。
上了小学的我更是如鱼得水。班主任张老师主教语文,每周她都会从学校图书馆捧回一大堆书,同学们从中挑选,拿出整节课的时间默默阅读。这所谓的阅读课是我最爱上的。我也是那个时候看完了许多郑渊洁的作品。
父母支持
再后来,上了中学,妈妈始终坚持平时不给零用钱,但压岁钱全部任由我自己支配。于是,我的压岁钱大部分都是用来买书或是订期刊。什么《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之类,爸爸妈妈从不压制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一套四大名著,从小学读到高中。由一开始的磕磕绊绊连字都认不全,到之后能慢慢理解文字背后的潜台词。
即使是上了高中,在学业非常繁重的情况下,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我还在家里看完了霍达的大部头获奖名著《穆斯林的葬礼》,还有一本爸爸妈妈年轻时珍藏的文革时被禁的《第二次握手》。
那个时候,每逢放假,其他小姑娘多爱出门逛街。我就爱逛书店,不为买书就为看书。就算闻到书香都是惬意的。
我的性格挺男孩子的,上大学前我从没读过武侠和言情。不是没机会读,而是根本不愿意读。没理由,就是不喜欢。
上大学之后,因为通俗文学里有这一块,逼着你不得不读,于是才耐心读上几本,谈不上特别喜欢,但依旧会对这些作者致敬:能让如此多的大众喜欢,确实也不是易事。
环境熏陶
上大学再加读研,于我而言简直就是老鼠掉进了米堆。
中文系除了上课,就是列一堆的书目,去看去写评论,然后课上讨论。
图书馆对学生有限制,只能借5本。
于是那个时候,宿舍里几个女孩子,大多分头行动。
每个人借不同的书,看完之后,内部交换,一个月下来就能看完几十本。
晚上卧谈会时,你说你的见解,我讲我的看法。
书中那些生命的痛与乐在经历过心灵之泉的涤滤后,再缓缓地从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流出,而我的心便在不知不觉中变的坦然、坚韧与包容起来。
那个时候,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当个图书管理员,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也是那个时候,我特别迷恋二三十年代作家的作品,准确地说是那个年代女作家的作品。
上中学时,我只知道冰心的《寄小读者》或是选入教材的《小橘灯》之类,上大学后看了她的好多小说,真心喜欢。比如《分》,比如《去国》。
我喜欢或者说崇拜那个年代聪慧有才情的女子,比如凌叔华、庐隐,比如林徽因、张爱玲……
亲子阅读
因为自己爱书又主修教育,所以自打怀孕,我就特别关注亲子阅读。
孕晚期一直坚持给肚子里的孩子讲故事,孩子也很配合,我讲得兴奋,他就在肚子里拳打脚踢。孩子出生后,我有事没事就会给他听听儿歌或是故事的CD。Mike一岁以后,开始大批量接触绘本。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因为绘本的介入发展得出乎意料得好。这再次证明:阅读的力量是无穷的。阅读的习惯是可以传承的。
从阅读到悦读,这是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