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几个年轻的妈妈同事。同事甲说她的姑娘四岁,已经上幼儿园了。孩子小小年纪已慢慢体会到了生活的残酷,缺乏安全感。每次放假开学,总是表现得十分焦虑。早上起床,根本不用大人去喊。大人早上因为有早读辅导,五六点钟就得起床,大人只要一动身,孩子准是一骨碌跟着爬起来。
同事乙说她家姑娘十岁,读四年级,学校里老师的要求就是圣旨,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否则将面临令人恐惧的惩罚,比如罚站一天,写检查若干页等等。所以不敢越雷池半步。同事乙的哥哥嫂嫂,育有一子,读初中二年级。孩子写作业时总在拿手机查答案,所以作业写得很慢,每天的作业要写到十一二点。哥哥实在是气不过,有一天,把手机从孩子手里拿走,专门陪着孩子写作业。结果那一天的作业写到了凌晨两点。是自家孩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不好好听课学习吗?何以写作业到这么晚呢?他们一打听,班里的孩子大多如此。
现在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厌学了吧。学校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已不是热切向往的天堂,而是满心恐惧的地狱!成年人觉得孩子嘛,就得上学读书,参加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来再走向社会。孩子嘛,不学习还能干嘛呢。还有人不理解这些厌学的孩子,并且说,学习是快乐的,为什么还要厌学呢?
免于恐惧的自由当然造成厌学这种现象,有诸多原因,但教育目的的偏离正确轨道,教育手段的简单粗暴,却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孩子们从小就有了一种恐惧,如何去喜欢上读书学习呢?况且在恐惧的心态下,如何能从学校与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教育呢?
幼儿园到中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是审美观、是非曲直的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完美人格形成的基础阶段,需要一定的规范和必要的约束,但更需要正确地引导,需要和风细雨的滋润,但现实中,孩子们受到的却是狂风骤雨粗暴的洗礼与冲击,是严厉的约束与恐吓。
我想到了一个词——“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个概念,出自二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演讲。“免于恐惧”,是一种确定自身安全的心理感受。但是,现在,我们的孩子,哪怕三四岁的孩子,已经与之渐行渐远,不由不使人忧惧。人生而具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是一个法治社会的生存基础;法律捍卫这种自由,并能确保侵害这一自由的势力不复存在,正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起点。
我们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并且还将继续辉煌下去,但是有些恐惧依然存在。它正在疯狂地摧毁我们生活的乐趣,是谁在制造这样的恐惧?始作俑者何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反思。
免于恐惧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