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革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本诗最明显的文学形象特征是()
A文化意蕴性
B符号系统性
C具体可感性
D社会经验性
正确答案:C
解析 夜首春光融融、景色流丽的小诗,全用其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而且全是诉诸人的感官的可觉、可视、可嗅、可听、可触的美好形象,从而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一切感觉机能一起去感受春天的美好,一起去领略诗人对春关的赞美之情,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这样便形成了文学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
2.(单选题)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在于是否具有()
A社会属性
B伦理属性
C认知属性
D审美属性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高尔基认为,在诗中占首要地位的是()
A语言
B结构
C形象
D意蕴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下列诗歌中,属于“言史诗”的是()
A李白《赠汪伦》
B杜甫《石壕吏》
C孟浩然《春晓》
D朱熹《观书有感》
正确答案:B
5.(单选题)文学形象类型来看,苏轼《题西林寺壁》所表现的是()
A抒情性文学形象
B表意性文学形象
C叙事性文学形象
D写实性文学形象
正确答案:B
解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艺术形象概括的只是诗人体会到的某种感情、某希精箱的境界;再如上述苏轼的《题西林寺壁》,只概括了诗人悟透的某种道理。
6.(单选题)艺术“至境”概念最早见于()
A刘勰《文心雕龙》
B严羽《沧浪诗话》
C王夫之《姜斋诗话》
D叶燮《原诗》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白居易《长恨歌》对杨贵妃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集中体现了文学形象()
A写实特点
B典型特点
C象征特点
D传神特点
正确答案:D
解析 例如白居易《长恨歌》对杨贵妃的形象便有两处极为精彩传神的概括:早期的杨贵妃是“云鬓花颜金步摇”,一语传神,再加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夸张,便把杨贵妃的美貌'、神态描绘概括得光彩照人、摄魂夺魄了。,对死后成仙的杨贵妃的神情,只用“梨花一枝春带雨"二句,又写得神韵全出。
8.(单选题)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区别在于,文学形象具有()
A哲学属性
B科学属性
C观念属性
D审美属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是否具有审美属性,便成了文学形象与非文学形象的分水岭。
9.(单选题)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的是()
A海德格尔
B贺拉斯
C华兹华斯
D苏珊•朗格
正确答案:D
解析 典型的艺术魅力.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SusanneK.Langer)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美感”。
10.(单选题)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它的()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真实性
D虚拟性
正确答案:C
解析 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生命斑斓色彩、灵魂深度;
②典型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
③文学典型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11.(单选题)西方典型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是()
A1949年建国以后
B民国以后
C“五四”以后
D鸦片战争以后
正确答案:C
12.(单选题)提出典型人物“特征”概念的理论家是()
A黑格尔
B歌德
C席勒
D希尔特
正确答案:D
13.(单选题)说“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的法国作家是()
A左拉
B狄德罗
C巴尔扎克
D大仲马
正确答案:B
14.(单选题)我国意境论的代表作《人间词话》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刘熙载
C梅尧臣
D王国维
正确答案:D
15.(单选题)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的源头可上溯至()
A《孟子》
B《庄子》
C《诗格》
D《诗式》
正确答案:B
16.(单选题)唐代司空图提出的有关意境结构的命题是()
A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B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C境生于象外
D缘境不尽日情
正确答案:B
解析 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17.(单选题)意境的形象特征是()
A虚实相生
B生命律动
C情景交融
D韵味无穷
正确答案:C
18.(单选题)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在意境创造上属于()
A情景并茂式
B情中见景式
C虚实相生式
D景中藏情式
正确答案:B
19.(单选题)下列诗句中偏向于“有我之境”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正确答案:C
20.(单选题)文学的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
A象征意象
B典型
C意蕴
D意境
正确答案:B
解析 文学的写实性形象的至境形态是典型
21.(单选题)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他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色。”这是强调文学典型的()
A特征性
B丰厚的历史意蕴
C艺术魅力
D独创性
正确答案:A
解析 马克思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他说:“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色。”这是强调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22.(单选题)提出“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一观点的人是()
A康德
B巴尔扎克
C席勒
D黑格尔
正确答案:B
解析 提出“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这一观点的人是巴尔扎克
23.(单选题)第一次直接出现“意境”这个概念的著作是()
A王国维《人间词话》
B刘勰《文心雕龙》
C王昌龄《诗格》
D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次直接出现“意境”这个概念的著作是王昌龄《诗格》
24.(单选题)提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一观点的人是()
A刘熙载
B王夫之
C王国维
D叶燮
正确答案:C
解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意境分类的方法,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25.(单选题)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
A本质特征
B形象特征
C结构特征
D美感特征
正确答案:C
解析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26.(单选题)典型的创造是通过_____实现的。()
A概括化
B特征化
C集中化
D抽象化
正确答案:B
解析 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
27.(单选题)提出“特征”这一概念的德国艺术史家是()
A康德
B席勒
C黑格尔
D希尔特
正确答案:D
解析 特征的概念是由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提出来的,所谓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
28.(单选题)司空图主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在意境创造中一般表现为()
A情景相生
B情中见景
C景中藏情
D情景并茂
正确答案:C
解析 司空图主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即在意境的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得情意深浓,即景中藏情;情景相生描述了情与景的辩证关系;情中见景往往是直抒胸臆,虽然有时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情景并茂是情中见景和景中藏情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此种创造意境的方式中浑然一体。
29.(单选题)提出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观点的人是()
A别林斯基
B费尔巴哈
C巴尔扎克
D温克尔曼
正确答案:A
解析 提出典型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一观点的人是别林斯基
30.(单选题)中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是()
A兴会
B趣味
C性情
D意境
正确答案:D
解析 中国抒情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是意境
31.(多选题)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
A具体的感性的图画
B具有艺术概括性的图画
C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图画
D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生的图画
E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图画
正确答案:ABCDE
32.(多选题)典型的美学特征包括()
A特征性
B情感性
C哲理性
D丰厚历史意蕴
E艺术魅力
正确答案:ADE
33.(多选题)文学意境的“生命律动”主要表现在()
A表诚挚之情
B绘物色之美
C状飞动之趣
D示宇宙之理
E传万物之灵趣
正确答案:ACE
34.(多选题)文学典型真实性的艺术魅力在于它()
A酷似生活的真实
B符合历史的尺度
C反映了生活的原貌
D反映了作家人格的真诚
E折射出作家真诚的情感评价
正确答案:BDE
解析 文学典型真实性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符合历史的尺度,反映了作家人格的真诚和折射出作家真诚的情感评价
35.(多选题)下列属于中国典型理论的是()
A阶级论典型说
B共性与个性统一说
C共名说
D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
E中介——特殊说
正确答案:ABCDE
解析 属于中国典型理论的是阶级论典型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共名说、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说和中介——特殊说
36.(多选题)文学意境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是()
A景中藏情式
B情中见景式
C情景并茂式
D虚实相生式
E生命律动式
正确答案:ABC
解析 文学意境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是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
37.(多选题)根据艺术形象体现审美理想的程度,可以把艺术形象分为()
A高级形象
B一般形象
C特殊形象
D个别形象
E简单形象
正确答案:AB
解析 根据艺术形象体现审美理想的程度,可以把艺术形象分为高级形象和一般形象
38.(简答题)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艺术世界的有机性。文学形象的系统性首先表现为艺术世界具有有机性。
(2)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的审美功能的互补性。文学形象的系统性其次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在审美功能上具有互补性。
39.(简答题)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生命斑斓色彩、灵魂深度;
②典型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
③文学典型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
40.(简答题)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的类型: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情景并茂式。
(2)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3)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具有三个特点:表诚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趣。
(4)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41.(简答题)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学典型以生命形式呈现出无穷魅力。
(2)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
(3)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即典型塑造的独创性。
42.(简答题)简述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
参考答案:
(1)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最明显的不同是它用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为手段来实现其一切目的,即以可觉、可视、可嗅、可听、可触的美好形象诉诸人的感官,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形成了文学形象的具体性、可感性。
(2)但作家并非为形象而形象,为具体可感而具体可感,而是要通过具有具体性可感性的形象的塑造和描绘传达出“更高的心灵旨趣”。
43.(简答题)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的常见形式有哪些?
参考答案:
第一是直接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是通过批判丑恶带来的审美享受;第三是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第四是通过对社会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对美的渴望。
44.(简答题)典型的真实性是怎样体现的?
参考答案:
(1)典型的真实性首先体现为符合历史的尺度。作家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绘,通过卓越的个性刻画,揭示出政治和社会的真理,体现出历史的必然趋势。
(2)其次,真诚是典型的真实性的一个侧面,透过典型总是折射作家最真诚的人格态度和情感评价。
45.(名词解释)典型环境
参考答案:
典型环境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
46.(名词解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参考答案:
“有我之境”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47.(名词解释)无我之境
参考答案:
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48.(名词解释)形象的概括性
参考答案:
形象的概括性:我们把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49.(名词解释)特征与特征化
参考答案:
特征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贴性”。特征化是指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特征是指艺术形象的性质,特征化是特征产生的过程和方法。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50.(论述题)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例,论述典型的美学特征。
参考答案:
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一种范型模式,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一)特征性原则是典型必备的美学特点。首先,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薛宝钗的“世故圆滑”,像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等都是这些典型的“总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具有在总特征制约下的丰富多彩的局部特征。
(二)典型的丰厚历史意蕴。《红楼梦》中的人物及其所处的典型环境具有其丰富历史意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感情和婚姻纠葛,以及他们的悲剧结局与整个贾府即宁国府、荣国府的盛衰息息相关,而如此种种,皆是现实的反映。
(三)典型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典型独特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现出无穷魅力。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聪慧过人,她又是敏感多思孤独自傲。然而身处世俗环境,使她的叛逆和反抗多存在于心灵的领域,并很难冲破封建礼教的规范。从艺术上看,无疑又增添了林黛玉性格的悲剧美,表现了性格的多侧面,拓展了生命的张力,更显得有血有肉,而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第二,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真实性。像林黛玉这样的典型,当他们以扑面而来的“特征性”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便能以他们所揭示的现实关系的真相、真理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第三,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还来自它的新颖性。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塑造,由以往常使用的“扁平”人物塑造方法提升到典型人物,大大增强了文本的可读性,更具有艺术上的美学特点。
51.(论述题)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
参考答案:
(1)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为手段来实现其一切目的。
(2)文学形象的艺术概括性。首先文学形象往往通过个别概括一般,通过偶然表现必然。其次,艺术形象概括的只是诗人体会到的某种感情、某种精神的境界。此外,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能传述难以言说的事物和境界。
(3)文学形象的审美理想性。文学形象必须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而且,正确的审美理想总是通过个人因素存在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体现时代精神的、与人类社会理想相统一的正面素质充分展现出来。
(4)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必须是灌注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既揭示生活意蕴,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
52.(论述题)应怎样理解“典型环境”的内涵?
参考答案:
(1)典型环境既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2)所谓“社会现实关系的总情势”,包括现实关系的真实情况和时代的脉搏和动向。它直接牵涉到作家的思想水平和洞察生活的能力。
(3)作家完全有可能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场面和场景,加工成独特的典型环境。因此具体环境描写可以是丰富多彩的、个别特殊的,典型环境也是特定的“这一个”,富有特征性、个别性与概括性的有机统一。任何公式化、概念化的描写,都不算是典型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