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自信或者谜之自信,已经在我们的语言系统里存在很久了。我们或多或少的用它去表达过,可却没有去深究过,去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谜之自信人往往都成功了?可见,我们生活的是有多不知不觉!
在春节假期,有为自己安排读书。当我翻开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读到了<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时>,彻底引发了我对谜之自信的思考。
书中举例说在《非诚勿扰》的节目中,好像每个嘉宾都想创业,尽管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因为据统计,创业能成功的概率是极低的,并且创业公司继续生存的概率都是注定的。
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还是要创业呢?因为他们过度自信。
如果你要创业,尽管我内心充满良好的祝愿,我的最理性预测却是你将会失败。
而创业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恰恰是明知道很可能失败却还要干。这帮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善于计算概率,而是因为他们过度自信。
一、我们到底应该更冒险一点好,还是更谨慎一点好呢
在人生需要面对这一个风险悖论时,我们该如何选择?
如果你一辈子谨慎小心,干什么事情都谋定而后动,你的生活再差也差不到哪去;而如果你勇于承担风险、大胆尝试,你可能会特别失败,但也可能特别成功。
但就平均而言,答案是冒险更好!(根据201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论文)
根据自信程度,人可以分为三种:不自信的人、自信的人和过度自信的人。这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常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书中引用了这篇发表在《自然》上的论文中的进化游戏实验,原文引用如下:
两个搞政治学的研究者,英国的多米尼克·约翰逊和美国的杰姆斯·福勒,搞了一个数学模型。他们设想了一个每个人凭自己的能力争夺资源的世界。假设每个人都有一个“能力值”,以及一个自己对自己能力的“ 评估值 ”,那些过度自信的人的自我评估值显然大于他们的实际能力值。在这个世界里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何一个人面对一份资源的时候,都可以选择是否“争夺”这个资源。
1.如果你选择争,而恰好没人跟你争,那么这个资源就是你的了,你在进化中“适应值”就会增加r。
2.如果你选择争,而有另一个人也选择争,那么你们二人就要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会损失适应值c,但那个能力值高的人将会取胜并因为获得资源而增加适应值r。也就是说在冲突中取胜的人获得的适应值是r-c,而失败的人则会白白损失适应值c。
3.每个人根据自己能力的评估值和对周围其他人能力的判断(这个判断也可以与其他人的实际能力不同)来决定是否参与争夺 。
整个游戏被设计成进化模式,那些获得更高适应值的人将会有更大的存活和繁育机会。研究者进行了几十万次模拟,看看在进化中什么样的人能够最后胜出。结果发现只要获胜的奖励足够地比冲突代价大,也就是在r/c>3>2的情况下(正是马克思说的50%的利润!),那么在进化中活到最后的全是过度自信者
这个结果可以这样理解——“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吗,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当那些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苦逼地计算得失概率的时候,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这个模型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最后落在了各方面条件非常一般的男生手里。它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汉族一而再、再而三地输给野蛮的少数民族。”
二、为什么你惧怕风险,不敢冒险
心理学家对人性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是叫做“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这个原理指出,当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时,我们对损失的厌恶超过对获得的喜悦。它甚至可以被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我们对失败的恐惧超过对成功的渴望。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丹尼尔·卡尼曼介绍了一个经典实验:我们简单的通过抛硬币来决定输赢。如果正面朝上,你就输我100元,;如果反面朝上,你就赢我150元。你愿意赌一把么?
世界各地的心理学家曾经找不同的人群做过无数次这个实验,或者这个实验的变体,结论都是一样的: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冒这个风险。实际上,要想说服大多数人同意赌,你必须把赌赢的回报及高到200元。也就是说,在人们心目中,损失100元和赢得200元一样重要。,这还只是一两百元小钱。考虑到心理学家一般没有多少科研经费,他们大概没做过赌注是100万元的大规模实验。
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人们会要求一个更高的回报率。人们很乐意花一两元钱买明知道中奖概率很低、预计收益为负数的彩票,但是赌注一旦增大,哪怕预期收入是正的,也只有亡命徒或者投资家才愿意玩。
这个实验很好的说明了,作为个人不愿意冒险的认知层面的原因。我们大多数人都存在损失厌恶的心理。为了避免损失或者失败,我们宁愿选择收益为0或者收益很少的选择,甚至直接放弃。对失败的恐惧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成功的渴望。
宁愿做个缩头乌龟或者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以为我不理世事纷扰,就能万事大吉。殊不知,这中顾头不顾尾的逃避、认怂,会让你白白错过很多成长的机会
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介绍说今天的日本人就非常不乐意冒险。万维钢说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裔跟西方人相比是更不爱冒险的,这也许是土地文化与海盗文化的区别吧。
三、不爱冒险的我们该怎么办?
既然这么多的研究和实验都已经论证:“这个世界是属于爱冒险的人,它的运行规律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过度自信的人失败的次数也会比一般人更多,如果要死的话也会死得非常快,但只要他没死,只要他们还在继续尝试,那么他们最终的成功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作为普通的个体,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认同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更喜欢过踏实的稳定的不需要太多变化的生活,小富即安就可。那你就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吧,做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也挺好!如果你想要追求精彩刺激的人生,不安于现状,渴望变化,渴望成功,那你就大胆的谜之自信吧,勇敢的去冒险吧。
尼采说:“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冒险之旅,你说你追求安全,殊不知你早已身在冒险之中,与它融为一体。不去冒险也是一种冒险,可以说是一种更大的冒险,被动的冒险!你被生活裹挟着,你被时代的变化冲击着,守着可怜的一点安全感而不自知。
既然这样,不如去主动冒险,让自己从一点一滴可以成长的改变做起,比如:写作、绘画、摄影……主动冒险,锻炼自己的成长肌肉,打磨你的适应值,你终将迎来成功!
苹果教主乔布斯第一次创业开公司就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为了冒险而冒险,这种玩法非但没有死,而且让他在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这能说明很多方面,但更能说明他运气好。
而运气本来就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你也想要从现在开始冒险吗?推荐你一条冒险之路,因为我早已开始了,并让我活得越来越好了,赶紧上车!
如果你想要跟我一起读书,请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读书
也请加我微信号:623654330,欢迎来勾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