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句是在讲孝的始终。
“至德要道”从哪开始做呢?就是“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就是对头发、皮肤这些身体最小的器官好好爱护。最最“至高无上的德和道”下手第一步居然落在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小事上,小动物也能做到。不过,孔子说爱惜身体发肤的原因一般人很少想,也更值得重视,那就是身体发肤是受之于父母,是父母给的,而且夫子用了四个字“不敢毁伤”,不敢就是没有胆量毁伤。一般来说,我们不为了父母也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什么夫子强调为了父母,而且是“不敢毁伤”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内涵。
首先,从生理上讲,我们的身体就是得之于父母。父精母血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自此父母为儿女一生劬劳。人类有最长的幼儿依赖期,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草原上的斑马生下来40分钟不能跑就被淘汰了,半年的狗猫可以独立生活,人类的小孩要三年,才能够独立行走、说话。我算过一个小朋友2岁前喝的奶水,不加辅食差不多也是800多公斤,从前都靠母亲来喂养的,这是吃。有一个统计:一个孩子1-5岁父母会为他清理多少次粪便?1岁以下:每天1-6次;1-3岁:每天1-3次;4岁以上:每天1-2次。那么,5岁前父母为孩子清理粪便是4745次,重量差不多两吨左右。前苏联有一个统计学家,统计了一个家庭妇女在料理家务、照顾两个小孩子的过程中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在一年时间里,她要洗18000件餐刀、餐叉和勺子,13000个盘碟,6000个碗,3000个饭锅和砂锅。她不仅要洗涤这么多餐具,还要将它们从碗橱里取出来,摆放到餐桌上,用毕、洗净后再收拾放回原处。所以,她往返搬送餐具的重量约有5吨。这只是一年。除此之外,父母还要精心守护着孩子。例如不能让我们从高处掉下来,不让我们摔倒,不能冷着热着,不碰电、碰火,远离疾病,父母给我们洗澡、教我们刷牙,生病时照顾我们。父母做饭,一日三餐,不说做饭,单说叫孩子吃饭,就算每餐只叫一次你就乖乖出来吃饭了,那么20岁之前父母要喊你两万多声“吃饭了”。此外,父母还要工作挣钱,因为养孩子需要大把的花钱。网上有人统计北上广的“养孩成本”:北京是276万,上海是247万,深圳216.1万,杭州要183.2万元。我去年回杭州,在西湖边遇到一对父母带孩子来划船,一定要和我们一家人拼一条船,一条船160元,两家一起就可以省下80元。可是我们坐到船里一聊,才知道他的小孩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但他们家请一对一的外教,已经请了3年了。不管我们怎么看父母,父母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奇迹,父母比我们自己更在意我们。平常我们看到有的父母自己摔了一跤,他会爬起来哈哈笑,觉得自己笨。可是孩子跌了一跤,父母会神色大变,马上说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因为从父母的心里讲,孩子摔了一跤,比父母自己受到伤害更让父母感到难过。我儿子小时候生病,我就真希望能替他生病,这是所有父母真诚的心意。我们看到在很多灾难面前,生死攸关的时刻,父母总是义无反顾地把活下来的机会给孩子。比如,地震发生时,瘦弱的母亲会用自己的身体抵挡垮塌的楼房;高空缆车在坠落地面的那一瞬间,父母会齐心协力双手托起孩子。前年,温哥华还有一对父母,赤手空拳打退了猎豹救回孩子,这都是武松喝多了酒才能干的事!只要当了爹妈的,为了孩子,全都不怕死。世界上有很多爱是为相聚而付出的,但父母对孩子的爱却一直为分开做准备。父母苦心为你经营,只是希望当他离世时,孩子可以过得更好。“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一百岁的父母也还忧念着八十岁的孩子,如果能常常忆念我们的身体发肤是这样被父母照顾的,就能体会“不敢毁伤”这四个字的深意。唐玄宗《御注孝经》上说:“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故不敢毁伤。”《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桥段,讲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夏侯惇,他被吕布手下一名小将射中左眼,他拔矢啖睛,把眼珠子从箭上拔下来放到嘴里吞下去了,当时他就说了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他怎么这样?读了《孝经》,我了解了他的不敢,也由衷地对他多了几分敬意。另外,从爱护的结果来看,虽然我们也会为自己而保护自己,可小时候我们的智慧不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就是想吃喝玩乐,不懂得节制,喜欢吃糖就吃个够,喜欢玩就敢上山下海。我们是想为自己的,但因为不懂节制,做的恰恰是害自己的事。长大的过程都是父母教我们怎么节制,比如:睡觉起居、健康饮食、不浪费时间等等,都是父母在看护。父母把他生命中最有价值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听父母的经验,才能平安长大。每一个看似不顺着我们的语言后面,都蕴含着父母对儿女炽烈的情感。因此,孔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就具备了两个内涵:第一,促使我们达成不毁伤自己身体的结果,第二,我们会尊敬父母。从爱惜身体发肤开始就知道父母的养育深恩,而这一份对父母的尊敬和念恩的心意,会带给我们非常深远的教育。《弟子规》上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身体有伤,父母担忧,德行有伤,父母蒙羞。孝不仅要不亏其体,还要不辱其德。过去,一说谁家孩子不好,就说是“没家教”,这就把父母也骂进去了。所以我们要自重自爱,不能辱没了父母。“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是孝的终点。这里有一个问题,人是怎么扬的名?靠立身行道。什么是立身?儒家的“立”不是说你能站着就是“立”,也不是说长大了能挣钱就是“立”,“立”有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志于道”,你开始有自己的信念、宗旨和行持准则,以信立、发之于外就是礼。人是三才之一,可以彰显天地之德,父母这样辛勤养育长大,我们不能吃喝玩乐、苟且一生。作为人,心目当中应该有人的理想、人的标准,仁者人也,人就是要行仁,立住了,就不会为万物所动。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是孔子的标准。如果“不以其道”,他宁愿做一个最最穷困的人。夫子一生就是这样做的,他就“立”住了,立了几千年、立到古今中外,以后还会继续立下去,这就是扬名于后世。我的老师说:“不是说为了要扬名,而是你真正做对立身行道,自然人家仰望。”扬名于后世是必然的果。扬名于后世实际上就是名副其实,你真正有它的实质上的德行,那人家自然不会忘掉我们。《论语》上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就是在说这个理儿。齐景公是个大国的国王,又贵、又富,声势显赫,他死的时候就没人理他,民无德而称焉。反过来,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下,那穷得什么样呢?饿死了,可是到现在,大家一直称扬他们,这个名是这样来的。《孝经》“广扬名”章说“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扬名,必先“行成于内”,这是君子的扬名。现在,有很多人自己做人都没什么操守,占尽便宜,一点也不为他人承担,也想要扬名,这只能说是“名缰利锁”下的奴隶,他要的名也绝不是君子看重的名。君子的眼里,一般人正在苦恼的名誉,大多无足轻重。别人的诋毁、躲闪的眼神、时下的忌讳,这一切全是嗡嗡如蚊、嘤嘤如蝇。儒家强调“扬名于后世”,孔老夫子,他自己身处在春秋,他真正扬名是在汉朝。孔子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担忧,是离世后自己的名声不被别人称道。儒家是讲盖棺定论的,他的评价不是只看眼前活着的这一段,因为一时一世的评价不一定是真实的。秦桧独揽相权十九年,活着时很风光;孔子一生曾被形容丧家之犬,但扬名于后世,差别就大了。“扬名于后世”可以说是君子对自己生命价值的一个期待,愿自己本身成为生命化的教材。君子也以此为己任。余秋雨先生说:“复坐,吾语汝”,孔子告诉曾子说:你坐下来,我为你详细解说。
真正重大的名誉,一定是自己生命质量的自然外化,又正好被外界隆重接受。无论是自己的生命准备还是外界的接受背景,都更加长远而宏大,无法突击,无法速成。也就是说,这样的名,是追求不到、争取不来、包装不出的,也是掩盖不住、谦虚不掉、毁灭不了的,这是“君子之名”。正义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此则扬名荣亲。”君子的名声,是人民给他的,大家敬仰他、爱慕他,百姓归之名,他也是实至名归,大孝显父母。例如孔子、孟子,大家一提起他们就会提起他们的母亲,这是孝的终极。这一点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贫民都能做到。孔子是一般人,但他通过立身行道比历代帝王都更能显耀他的父母。正义上说“虽说孝有始终,但只是次第上略示有先后。”并不是“不敢毁伤”唯在于始,“立身行道”独在于终。“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虽然是孝之始也,但要一直做到生命的结束。立身行道虽然叫孝之终,可也是从一个人小小年纪就要明白这些道理,“弱冠需明经”,一直到成年、到老都要立身行道。因此,“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和“立身行道”两行无怠,都要终身奉行。人成为一个人,有人的身份,得行人道。人道之行莫大于孝,孝有始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就不看眼前,看后世,想要显扬的是父母的德行,也不是君子自己。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我爱惜自己的身体会为了父母"不敢毁伤"吗?
2.孝的始、终是什么?两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