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孝经》第一章是“开宗明义”。“开”就是打开、彰显。“开宗明义”就是把整部《孝经》的宗旨、根本意义充分开显、说明。因此,“开宗明义”章是整部《孝经》的主旨所在,可以说后面所有篇章是在注解这一章的。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句: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仲尼”是孔子的字,中国人的礼节,学生不称呼老师的名。“居”就是闲居,老师闲居,曾子在一边侍奉。“侍”一般情况下是站在一边,但本章说曾子避席,所以知道此处的“侍”是曾子陪老师坐在一边。一个“侍”字,一下子精准地刻画出曾子在老师身边对老师恭敬虔诚的样子,这就是尊师重道。
做一个人生存于世,不是吃饱穿暖就可以完全快乐了,人需要安身立命的道,道就是苦乐运作的因果规律,可以开显出人的光明本性。学道要老师教,需要过来人的经验指点,且指导你的内容通常会逆着你现有的心思,“学”就是要改掉现有的错误认知和习惯,因此,绝不能依然随着自己。什么样的状态能学好?就是殷重恭敬。比如我们小时候学刷牙,父母说要你仔细一个个刷,里外都刷,多刷几分钟,我们要很努力克制自己,才能照做,因为牙膏牙刷塞在嘴里是异物、又不能吞咽,很难受,你要很努力克制才能照父母的教导做,如果随自己的想法对付,牙就刷不好。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是非常不容易的,很殷重励力才能改变一点点,自己想怎么就怎么,就没法学了,受教的基础就是克己。
古时候学生在老师面前,儿子在父亲面前都是规规矩矩,以“侍”的心态,就能帮助我们按照他教的道理去做,克己复礼就是帮我们走上学的方法和仪轨。“开宗明义”章第一句“仲尼居,曾子侍。”就勾勒出一幅师生相知相守的庄严之美,里面饱含曾子对师长深深地依止和传承文化的殷重精神。这是中国文化,师生之礼。
接着,孔子以发问的形式开展教学。他问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先王”就是周朝以及周以前的那些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他们德为圣人、位是天子,他们治理的天下是人民心中的理想国,他们过世后,人们修建宗庙世世代代祭祀他们。孔子说:这些世间最圆满的帝王,他们有“至德要道”,有高到不能再高的道德,有最最重要的道理和方法,用来训导天下,可以使天下和顺,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孔子问曾子:“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我们说孔子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这么一问,我觉得但凡慕道之士都要竖起耳朵倾听了,心都被提起来了。
我们注意孔子没先解释什么是“至德要道”,而是先说了这个“至德要道”的好处:第一,“可以顺天下”。有学者认为“顺”通“训”,就是引导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顺”当“和顺”讲,都没关系。天下和顺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我们活在和顺的环境里不会太有感受,可一旦社会不顺、动乱,你马上会有感觉,会人人自危。“顺”的反面是逆反、是犯。家庭里边,孩子对父母逆反,家庭就无法和乐;在社会上、政治上,谁兵马强壮谁就敢乱来,那就更可怕了。而“至德要道”有这样大的作用“可以使天下和顺”,让万民生活的大环境都和顺。“至德要道”的第二个作用是“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就每个人来说,老百姓用“至德要道”可以使人与人和睦无怨。平常我们人和人相处,有很多怨,遇到麻烦就怨,你怨我、我怨你,遇到功劳又会争,争不到也怨,就无法和睦。现在好了,这个“至德要道”就可以让每个人相亲相爱、和睦无怨。
那么,这个“至德要道”到底是什么?后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至德要道”就是孝道。为什么孝会成为最至高无上和最重要的德和道?我们一般人都认为孝重要,却无法想像夫子对孝的定义是“至德要道”。后面“感应”章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曾子也曾问说:“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孔子回答:“人之行,莫大于孝”,这样,“善事父母”的孝就不仅是个人或者在小家之内的道德范畴,而是关系到天下的和乐、宇宙的清宁,性德的完满,变成了生命宇宙的最终极学问。这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在其中呢?可以说整部《孝经》都在解释这个问题。
首先,“孝”的形象到底是什么?我的老师说:孝的特征不是指外面而言,孝是里边的内心,即是我以什么心情对待人,这是根本。想想看:平常我们是以什么心面对别人的?朱子说:“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学好了孝悌的人,他有一个心相就是“和顺”。程子说:“孝弟,顺德也”,孝悌这个德行的特点就是顺。顺不是单指行为低眉顺眼就顺,而是待人处事心里有克己复礼的理性的功夫。从我们出生,和我们最早、最长时期相处的人,就是父母兄弟,他们会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以指导。面对诸多指教,能“其心和顺”,这是有了功夫,这种待人的心情就是克己复礼的能力。这样的人在家里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和人相处会带给人一种很和乐、安宁的感受。第二,父慈子孝是天性、是人本有的情感,你问父母为什么那么疼爱儿女,父母也讲不出来太多原因,他就是这样爱护儿女。你问孝子他为什么这么孝,他也说不出太多原因,这是他从天性里发出来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小孩子确实需要父母的慈爱照顾才能长大,父母也需要儿女的孝顺才得以终老。因此,推广孝道就是顺着人性,也顺着所有人的需要。
先王是内圣外王,他完全了知这一点,一方面他自己行孝道,一方面他用孝来办政治、用孝来办教育、选拔人才,以孝的精神来做一切事情、用孝心来对待天下所有人,这个路径一定是顺的。因为“孝”就是令人人都喜欢的心,谁不喜欢别人用孝的心情对自己呢?孝心的最基本内涵就是对父母爱和敬的心,这是待人最基本的心情。
《论语》有两章:子游问孝,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强调“敬”;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为什么“色难”?因为心中始终要有真爱之心。你观察刚谈恋爱的年轻人,他一见到或想到女朋友就笑,因为心里真喜欢,心里要真心喜爱父母,才会一见爹妈就眉开眼笑。这种是“色”,是爱父母的真心。而这个真心一定是从小、从对父母开始,到对兄弟家庭,慢慢扩大,一直到君臣、朋友到天下。《孝经》“广至德”章:“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就是以爱敬之心情待天下人。你能够以这样的爱心和敬心去做事待人,就是和睦无怨。
儒家强调“五伦”,所有人都活在“五伦”关系里,都是从小与父母相处,长大和单位同事、领导相处,都不是孤独一个人不与人接触的,时刻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你想求个和乐就必须考虑别人,你想达成自己的目标也必须考虑别人的目标。而考虑别人不是凭空就能考虑的习惯,一个人18岁之前就想自己,18岁后突然就考虑所有人,这不容易。一般情况下,是从小在父母身边通过孝悌养成的习惯。相反,冒犯别人也是从小、从家里养成的恶习。人们是怎么和睦的?《孝经》说:“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无论家里社会都是一样,做事情时你尽心尽力去做,做完了回头想,哪里不对,哪里可以不断地增长,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个:别人对了,我们就帮助他,别人错了,就想办法劝谏、帮忙改善。因为这样,才上下相亲,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和睦。在家对父母,外出对朋友、君臣,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相处的,就是这么一个心情。
《诗经》上说:“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遐,就是远,虽然关系很远,心中也能一直怀这样念头,没有一天忘掉。这就是把孝心增广,以孝亲之心待天下人,爱天下人一刻不忘。因此,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对君王的忠,对朋友的信,都是同一个心,同一个理。圣人举孝为纲,用教孝心来启发我们爱敬天下人的那个心,这就是仁德。
而这种心智一定是从小培养,一定要发自于真心,不断坚固,走错了就是巧言令色。因此,一个人时时刻刻以孝顺心在起作用,就是时时刻刻都是爱心敬心发挥作用,不仅对自己有极大的好处,也带动着家庭、社会环境都变得更好。现代心脑科学也不断验证这一点:比如爱敬存心可以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Cortisol)的分泌。长期给予他人善意的人,体内的“压力荷尔蒙”比普通人群减少23%。这种心情可以对抗抑郁,善意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分泌血清素(Serotonin)这种天然的抗抑郁药。善意还可以缓解疼痛,能让我们的大脑分泌内啡肽,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善意的行为会让大脑分泌催产素(Oxytocin)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保护心脏。此外,善意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降低炎症。一个人养出纯真的孝心、爱心,时时刻刻以纯孝之心对一切人,发出来的就是善意,做出来的就是善行。
哈佛大学有一项调查显示:为他人付出时间或金钱的人比没有付出的人的幸福感要高出42%,对别人好才能让我们感到更加快乐和幸福。对别人的善心、善行能帮助我们对抗生命中的艰难:研究发现,在没有助人行为的人群中,每一个重大压力事件,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30%。但对于经常为他人提供帮助的人来说,重大压力事件不会带来死亡风险的增加。这印证了中国老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唯厚德者多福。
唐玄宗的《御注孝经》上说:“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就是行此至要之化,就能化万民。天下人都学到孝道,用爱亲之心来对家庭、对社会,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能和顺天下、和睦无怨。刘炫在《孝经述义》中说“其所施者,牢笼宇宙之器也;其所述者,阐扬性命之谈也。”《孝经》阐述的是宇宙的真相、性命之学。因此,“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是中国历代圣人们共同的经验。
梦秋老师讲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