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子的“侍”和“避席”告诉我们什么

曾子的“侍”和“避席”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 卓玛秦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09:55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习了《孝经》“开宗明义”章,对什么是孝有了初步理解。

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开”就是打开、彰显的意思。“开宗明义”就是把整部《孝经》的宗旨、根本意义充分开显、说明。因此,“开宗明义”章是整部《孝经》的主旨所在,后面的17章都是在注解这一章的。

“开宗明义”章第一句“仲尼居,曾子侍。”这简短的几个字,勾勒出一幅师生相知相守的庄严之美,精准地刻画出曾子在老师身边对老师恭敬虔诚的样子,饱含了曾子对老师深深地依止和传承文化的殷重精神。

这一章中,曾子的“侍”和“避席”让我升起对曾子的敬仰之心。

我的老师说:孝的特征不是指外面而言,孝是里边的内心,即是我以什么心情对待人,这是根本。朱子说:“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学好了孝悌的人,他有一个心相就是“和顺”。程子说:“孝弟,顺德也”,孝悌这个德行的特点就是顺。曾子侍,及后来的曾子避席的举动,都说明了曾子的和顺,也说明曾子在生活中就是在一点一滴的践行孝。想想平常我是以怎么对别人的?我平常见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其实就是内心少了和顺,少了对他人的爱敬。

顺不是单指行为低眉顺眼就顺,而是待人处事心里有克己复礼的理性的功夫。现在我学习儒家文化,就应该照着圣人的话去做,改变自己,先从和顺做起。这样才能在和人相处时带给他人和乐、安宁的感受。

相关文章

  • 曾子的“侍”和“避席”告诉我们什么

    今天学习了《孝经》“开宗明义”章,对什么是孝有了初步理解。 开宗明义章第一【原文】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

  •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

  • 《孝经》开宗明义章学习笔记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

  • 学习《孝经》之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

  •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

  •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

  • 每日经典分享1摘自孝经

    摘自孝经: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

  •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五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

  • 《孝经》研读第一章的感悟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

  •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子的“侍”和“避席”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j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