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做自己的CEO
【CEO-Gravity】第一课收获+管理模型初次练习感受

【CEO-Gravity】第一课收获+管理模型初次练习感受

作者: Jupiterzeus | 来源:发表于2016-11-01 11:03 被阅读170次

一、文章开头先回答成长原理课程预习作业的4个问题

您为什么要学习自我管理?

为了更好的成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摆脱低效的状态,让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活成更好的自己。

达到自由自在的状态。

您认为自我管理是干什么用的?

帮助自己更好的实现成长,实现目标。

您认为自我管理都包括哪些部分?

目标管理、知识管理、行动管理、时间管理、问题管理、情绪管理

您希望自我管理可以帮助自己得到什么?

让自我管理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手段,达成目标。

二、用圣诞树模型梳理个人成长原理学习收获和感受

四个收获

1、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无论是目标还是手段,考虑清楚目的,避免掉入手段目标化的误区。自我管理者必须拥有管理者思维,常用模型是PORT模型和GROW模型。自我管理是手段,其目的是个人成长。

2、本质导向,是最高效的成长方式。本质包括归纳和演绎。

3、个人成长的本质,是价值。个人成长的过程,本质是价值现状到价值目标的变化过程。价值=无差别的时间X 有差别的行为。而价值的变化,是包括了价值积累、价值转化和价值交换的。

4、高效个人成长的策略是:元规范+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体系的口诀是:定位\策略\目标\行动\积累\内耗。

三个感悟

1、凡事先问目的,通过澄清目的,保障目标和手段与价值变化的方向一致。

2、自我管理,可以即是手段、也是目标和目的。

3、做事情的时候都需要先问自己:我做这个事情,符合价值吗?

二个改变

1、用管理者思维思考

2、从价值的角度考虑事情

一个行动

在11月5日前,每日至少完成1次PORT模型和GROW模型练习,用手写的方式,并记录练习感受和疑问。

三、PORT模型和GROW模型练习情况和感受

1、关于PORT模型

详细请看易仁永澄老师文章《一个单词让您从执行者成为管理者》

管理者思维模型

2、练习情况

练习日期:10月31日、11月1日

练习方式:手写(请原谅我的字体)

练习任务:

任务一:今日计划

任务二:承载网规范阅读-阅读CE与PE互联章节剩余部分

任务三:个人成长原理导图笔记整理,思考并编写感受、在问题库记录问题点

任务四:用圣诞树模型记录成长原理感受

总耗时:1 hour

3、练习感受

目的分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总体来说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间接目的是这件事情的意义?PORT模型的P(目的)是对应GROW模型的R(现状)的,基于现状,产生期待,也就是目的,再有目标(标准)。

PORT模型更着重与针对一个任务,回溯其目的,反过来审视这个任务是否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的最佳手段,并且重新思考清楚成果。

PORT考虑得更多的是任务的可行性、与目的和目标密切关系。而GROW模型,感觉考虑范围更广,从4次的练习来看,即使我先定目标,当我真的去考虑现状有哪些的时候,得出来的方案,并不全是针对这个目标的(所以这个是子目标?),更多的是,只要是分析总体的现状,就会得出一个总目标或者多个目标,然后通过多个方案来实现目标。感觉通过GROW模型,可以拓展PORT模型的成果的局限性,拓宽视野和思考广度。

目前初步的想法是,可以先用GROW模型来分析现状,得出(总)目标,然后思考用哪些方案来达成这个目标。再使用PORT模型来对每个方案分析其目的/意义、得出子目标、对应的成果和任务。最后拿每个方案的目的来对比总目标的现状(目的对应着现状),应该可以看得出来目标层次和目的层次的差异,如果方案对应的目的与总目标对应的现状不一致,就得重新考虑这目标和任务是否是与价值的方向一致了。

练习过程还发现一个明显的情况就是,没有思考清楚的任务名称,容易把思维框住。

4、不足

前2个任务,即使考虑了目的,还是没有问自己我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选择。

这些任务,在澄清目的时都没有考虑到价值,是层次太低?还是提问的话术不对?

5、问题

GROW的用法,由于时间关系,还不是太清楚,到底应该是先谈现状,再谈目标?还是先目标再现状?

以上的分析有待提问答疑验证

6、下一步

下一次练习时,先用GROW模型分析,再用PORT模型分析

7、附练习具体结果

PORT和GROW练习结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CEO-Gravity】第一课收获+管理模型初次练习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hm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