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来昆明这一个月看完的东野先生的第一本书,很早以前,我将这本书和《沉睡的人鱼之家》混淆了,看完了以后,才发现这本书讲的比《沉睡的人鱼之家》有意思得多。虽然两本书都是有关于家庭的故事,但整体相比较《从前我死去的家》更好看,更加反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家对于人们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两本书诠释出了不一样的定义。
从书皮上看,上面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后来看完书才知道这是年少佑介和年少“沙也加”。再来看书的简介,大概是以沙也加的角度来介绍的,可是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后才发现这本书是以“我”的角度来推理、叙述整个寻找记忆的故事,也就是作者用“我”的这条主线叙述进入老宅以后揭开了沙也加的身世之谜和失忆的原因以及找回的记忆。
任何一个人的儿时记忆都是有迹可循的,可是沙也加却发现自己关于童年的记忆却是空白的,而且从过往照片中,沙也加发现自己是个不会笑的孩子。开头这样的叙述,起了一个伏笔的作用,不难看出,沙也加作为书中的女主角,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写作手法很直观,让人想往下继续看,这也是东野先生写作手法高明之处。
成年后的沙也加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婚后生活平淡无奇却又透露出特殊的地方。在某一次聚会上,他发现了男主角“我”,并联系了“我”甚至邀请“我”一起去解秘父亲生前留下钥匙的秘密以及试图找回自己儿时的记忆。
“我”和沙也加是初恋情人,“我”始终觉得沙也加和我很像,所以我们相互吸引,不管是经历还是性格出奇的相像,从这也体现出了两人之所以相似,就是那种不同于一般人过往的差异。书中后半部分也穿插讲诉了“我”的过往,本以为自己是父母的亲生儿子,可是却没有一般家庭的温暖,本以为这是正常现象,直到生母的出现,逼迫自己做出违心的选择,被迫让自己成长,看清了那些大人的把戏,那时候对于家的定义,再也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也不能用温暖来概括家的定义了。
在与沙也加探索父亲留下来的钥匙秘密时候,找寻到了一幢河畔的老宅,那是一幢不通水电静静矗立在那就像“死去”的、毫无声息的“坟墓”。
这个“坟墓”埋葬了真正的沙也加,也埋葬了施虐者雅和和被虐者佑介,也就是通过对这个“坟墓”的探索,揭示了“我从前死去的家”的故事。
但从书的名字上来看可以分开解读,“从前”——那是沙也加失去的关于儿时的过往。“我”——本不该死去沙也加和现在用着沙也加身份活着的小美。“死去的”——那些不被记住的过往,关于沙也加儿时的记忆以及这个家的记忆。“家”——那一幢不复存在的老宅以及这一幢看着毫无声息的“坟墓”。
读完整本书,我想到的词语就只有“创伤”,只能用“创伤”这个词来概括我看书的心情。有些创伤可能会随着时间以及身体机能慢慢愈合,而有些伤只能通过失忆短暂的被遗忘,可是随着记忆的恢复将会被永远的烙印在心里永远无法治愈,就像人为造成的对失去爱人亲人带来的伤害一样,沙也加也是一样的,幼年遭受父亲的虐待性侵和目睹哥哥的自杀事件,导致身体不愿记住这些伤害,所以选择性失忆了。这种桥段电视剧里常常出现,可是谁又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存在现实生活中呢?对于沙也加,这看似被封存的记忆却从未停止对她的侵蚀,所以潜意识里见惯了家暴的她,从一个家暴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家暴的施害者,父亲雅和对之的种种,经过转移到了自己的女儿的身上。在这传递了一个很可怕是现象,我们教育、对待子女的情形,潜意识来自于父母教育、对待儿时我们的方式 ,这种传递并不会随着记忆的缺失而被遗忘,就像我们说的脑子记不住可是身体却记住了一样。
书中使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恢复记忆后的沙也加在对“我”叙述父亲对之实施性侵的场景。
“每天晚上都是这样,我一直害怕夜晚的来临”
“我开不了口”
“我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出于恐惧吧,我不敢违抗那个男人,害怕他会变本加厉地虐待我”
现在的社会关于儿童性侵、虐待、家庭暴力案件占伤害罪案件的绝大部分比例,为什么现在的社会变成了这样。沙也加的叙述就是现在所有家庭暴力、虐童、性侵案件的真实写照?。
因为年纪小不知道如何反抗,因为反抗了变得变本加厉,所以最后这些孩子只能选择不哭不闹,不反抗不闪躲地,默默地承受着这本该天真无邪、天真浪漫年纪不该有的灾难,对,在这我用了“灾难”这个词。
韩国电影《素媛》就是一个呼吁社会正视孩童问题的电影,并且是由真实案件改编的,这使人背脊发凉,影片中的素媛和书中的沙也加一样,他们都是受害者,他们都知道只有自己不吵不闹,施加者才会消停。
书中的沙也加不同于素媛的是,她不知道父亲对于自己的行为映射在自己对于女儿的身上,女儿的不吵不闹默默承受着母亲对于自己的打骂和自己当年忍受着父亲行为的“小美”一模一样,只是自己失忆了,所以对于自己有家暴的行为百思不得解。
起初选择反抗到后来放弃了反抗,默默的承受着,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这样的伤害不单单是对那些幼小身体上的伤害更难的是那些痛苦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增长永远根植内心。这些被伤害的过往永远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些,对于外人我们可能会忽视、会遗忘他们所遭受的伤害,想起时会怜悯,可是换做他们这些不堪的、痛苦的记忆就像鞭刑一样每天不下百次的鞭笞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就是我所说的“传递”。
书中揭示的另一个问题——家庭教育。书中的长者启一郎对儿子雅和的教育以及对孙子佑介的教育、行为。那些看似严格正统实质粗暴专横的家庭教育,正是这个悲剧故事的导火线。启一郎所谓的“爱”、“傀儡”的教育,全是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最后得到的是失败后的冷落和没有自尊的人生。
总的来说,所有的悲剧始于启一郎的教育终于佑介的一把火。而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在于启一郎,他才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罪魁祸首”。
启一郎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来培养雅和,发现雅和不成材后,冷落、嫌弃最后赶出家门,夺走了孙子佑介,用自己“培育精英”的教育方式养育佑介并享受着那样不伦的“父子”关系。启一郎对于不成材雅和的嫌恶可以通过佑介的行为表现出来,至此悲剧就上演了。
这也是一种“传递”。
父母是个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灌输怎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就是怎样的人。
这本书是东野先生所有作品中较为冷门的,写作手法也不似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那般有华丽的推理。本书主线清晰,层次逻辑分明,但反映出来的问题直击人心。通过极致的心理描写,加上老宅阴冷的环境描写,让读者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细品那些丑陋故事背后令人发指、不堪的真相,而这些真相使人不寒而栗的同时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深思。
故事的结尾大体总结了整个悲剧的始末,再加上“我”的人设经历,曾经的“我”好像也死在了这样的一个“家”里,而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我们不愿甚至不想去回忆的过往,也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死去”了。
2019年12月5日 于昆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