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汉银
从小学到高中共有四个班主任和十多个副课老师,是他(她)们给了我知识、 哺育我成长,令我终身难忘。可还有未曾谋面的四位老师在我人生的长河里,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力量,鼓舞斗志,增强毅力,秉持方向;教我怎样做人,如何做事,坚持奋斗,迈向成功。
————屈原的故事教我学会了做人。十六岁读高中,偶然在一个杂志上看到了《屈原招贤》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屈原在楚国任大臣时到民间招状元,到某一地区后,经有关部门推举三位学历最高的考生与屈原见面,然后屈原说:你们三人的文品我不怀疑,文化笔试就不用考了,当下正值春播季节,给你们每人发两斤稻谷种回去播种,秋后来交答卷。秋收过后通知三名考生同时来交答卷,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和当地老百姓听说屈原录取状元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第一个交答卷的人是用人力车拉了一车稻谷,第二个是挑了一担稻谷,第三人是手提了两穗稻谷。屈原发现手提两穗稻谷的人将他的手高高举起说:“你被录取了”!当时令所有在场的人都愣住了,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屈原解释说:“他们三人的文品相当,但只录取一人,因此,我给他们每人发了两斤稻谷种让他们回去播种,秋后交答卷。其实两斤稻谷种我都蒸熟了,每包里我只放了两粒真种子,天大的本事也只能结两穗谷。所以他是真的,他被录取了,将来他能为人民做大事……”
这个故事伴随我走过了四十多年,我时刻铭记在心,终身难忘,并作为我做人的标准。我认为做人要诚实,说话要老实,办事要踏实,这才是值得人民信赖的人。
————列宁的一句“越挫越奋”改变了我的人生坐标,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1978年我当兵入伍,1979年提干制度改革,必须考院校读书后才能提干。然而,我工作之余在知识的园圃里耕耘;节假日在文化的海洋里游泳。1981年我考上了军校,好景不长,离提干只差两个多月,因学校正规训练紧张,业余时间又体力劳动,我患了胸膜炎,被退回原部队。当时的感觉是“上天天无路,入地地无门”啦!一度吃不下,睡不香,精神抑郁、颓废,差点成了神经病。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我看到了列宁的故事,他说:“人不要怕挫折,越挫越奋”!从此,我重振旗鼓,努力工作,一切从头再来!我们是雷达连队,一不外出打仗,二不外出抗洪救灾。建连32年没有一个立功的,而我是第一个立了三等功。团里文件规定连续三年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立三等功一次”。每年一个连队只有一个指标,连续三年不间断是非常不易的。列宁的一句话,激励我一辈子。几十年如一日,我勤奋好学,努力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
————郭允礼的《为官铭》教会我怎样做事。明代著名廉吏郭允礼授河北无极县知县,他到任头一天,第一桩事就是亲自写下了别开生面的《为官铭》,替代上任的“演说”。其铭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逐命工匠将铭文镌刻在石碑上,并树在衙门正中央,让官吏们天天看到以示警醒。短短的“公生明,廉生威”六个字倒出了怎样才能做好官的真谛,让我受益终身。
————姜淑梅的故事让我焕发了青春。她60岁开始学认第一个字,76岁学写小说,80岁写了四本书,并深受广大读者青睐。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我原来认为人老了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学习也是白学,瞎折腾。今年4月份,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姜淑梅的故事,我重新认识了自我,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现在一有空儿我犹如刚发萌的小学生,看唐诗、查字典、学汉语拼音定四声,钻研律诗的平仄。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自我感觉收获多多,并且比年轻时读书更有信心,更下功夫。也想和姜淑梅老人一样,老有所求,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这就是我未曾谋面的四位老师对我的启迪和教诲。问心无愧地说,我已年近花甲,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做好了每一件小事。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好评。什么叫不简单?做好简简单单的事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做好平平凡凡的事就是不平凡!我将把老师的故事作为我砥砺前行的动力,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一息尚存,绝不松劲!
(作于2018年9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