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上热转的两篇针对锋对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和共鸣。
这两篇文章分别是前几天的网红文章《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以及中国青年报的反驳文章《“寒门难出贵子”怎么就体现公平了》。
寒门到底还能不能出贵子?寒门出贵子到底妨碍了谁?原本一个十分励志的话题,现在却越辩论越迷茫。
《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的核心观点是:阶层差异造成教育资源差异,形成阶层固化,早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很多人觉得寒门难出贵子是社会的不公,然而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寒门难出贵子,体现的恰恰是对奋斗者的公平——如果你不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你的孩子也很难实现他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在孩子身上,越来越不现实。
《“寒门难出贵子”怎么就体现公平了》的核心观点是:寒门身处的社会底层与城市精英阶层所能提供的家庭经济文化资本,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远不是家长的奋斗、上进就能改变的。谈论寒门出贵子不能忽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巨大的经济文化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的消失,远远不是靠个人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它受制于多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国家的制度性安排等。
两篇文章在得出上述结论之前,都代入式的列举出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例子。“寒门难出贵子”的作者说的是自己身边的故事以证明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中青报的作者则以甘肃定西的残疾考生魏祥逆袭清华的例子说事儿。都挺生动。如果是线下PK,我估计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如果是一场大专辩论赛,我则对这场可能的大赛的观赏性与刺激性乐见其成。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话题。
其实,这两篇文章争论的起源在于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他说自己生在北京中产之家(父亲好象是外交官),获得的教育和资源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孩子得不到的。这位学生哥真是大实话,本色表演。说话中可能会带出某种优势感,但即使这样,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事实就是如此。
之所以说这场争论很有看点,是因为这两种观点的背后都站立着一大群同盟者。一段时间以来,我总以为这两个群体是冲突的,这样的社会是分裂的。现在才发现,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况且,支持上述两大观点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不仅仅是读书,还体现在就业等许多方面。我想这个话题也很难有结论,未来也不会有明确的定论。社会转型期,多元的利益诉求,包容性螺旋式向上生长的社会。而争论的意义本身并不在于谁是谁非,而在于:寒门弟子未来应该怎么办?
我当然是属于后一种人群。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中学教师。从小到大,本人就生于学校,长于学校。或者说,生于红旗下,长于红旗下。学校真真切切就是我的家。父母的工作是寝办合一,我的读书生涯是从家到教室,连校门都不出。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读书读书读书,家庭基因中先天缺少权力和财富,因此,没有任何动摇和选项:读书天经地义,没理由不好好读书。
兄妹五个,除大的妹妹当年初中毕业被照顾性地安排在教育系统内部的企业做工外,哥哥弟弟和我,以及小的妹妹,都是通过高考这条路径解决了就业问题。现在,除我在体制外漂着外,兄妹几个都是在体制内工作。可以说,知识改变命运。
而在我们的下一代,同样是延续了这种好的家风。哥哥的两个女儿也是走高考这条路,读本科,读研究生,都觉得是挺自然的事情。不靠这个,又能靠什么呢?
说高考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最公平的顶层设计,估计没多少人反对。拜邓公所赐,30年来多少人走进考场,走进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梦想。今年刚刚好是高考制度恢复30年,读到好多篇1977级考生的回忆文章,真是感同身受。在当下,即使应试教育有万般的不好,但一分定天下,穷苦孩子闹翻身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这些年,国家相继开通和完善了助学贷款的政策措施,早些年考得上读不起的现象越来越少。一个解决社会阶层固化的上升通道畅通无阻,民之幸甚,国之幸甚。
对于像我这样乡下出来的,高中毕业前连县城都没去过几回,现在能够在一线城市里安居乐业,与城市里的同事相比,我们所受教育可能是极不完善的,比如从小就没读过幼儿园,但后天的努力一样可以把工作做的很出色。“奋斗18年才能和你喝咖啡”一点也不夸张。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这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一千多年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说,寒门出贵子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阶层固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会是什么?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出八九分来。
或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当然要说N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