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甩出他的捐款票凭,才算粉碎了“爆裂风车永存”对他诈捐一说的造谣。
这也给明星提了个醒,做什么事不能图一时爽,哪所你对外要求的是匿名捐款,也要留有足够的凭证,否则分分钟钟百口莫辩。
但为什么太多这类关于明星的造谣呢?想来有一句话说得挺有道理:欲承桂冠,必受其重。明星风光的背后风险,就是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他不爽的,会收集他的纰漏,然后以图一击致命,最少也让他卷入污名风波。所以,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注好了价格。明星的风光,势必也是树大招风,明星一言一行更需经得住考验,如果像罗志祥这样,还挺张扬的,拉的仇恨更多。
明星屡屡被造谣,其实也是明星的价值造成的。因为造一个普通人的谣其实没有意义,不会有人来注意,吸引不了流量。因为“科学的”造谣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好的谣言,它必须兼顾“重要性和模糊性”。
关于重要性,最好是极大的负面影响,会引起大众的恐慌或愤怒,比如喝什么食物会致癌呀,就比吃它会拉肚子的影响力更大,这是恐慌法。诈捐就是让人深恶痛绝的极大负面事件,最能激起众人的愤怒,这是愤怒法。
人们之所以会相信谣言,是因为我们天生在乎负面的东西,这具有进化意义,要知道学会如何躲开猛虎的知识,要比发现哪里可烧烤的新闻重要得多。
关于模糊性,既然是造谣,必然经不起考验,所以他的证据就要像算命先生的话一样,尽量模糊,或者放一些大词出来,让人看不懂,不明觉厉,胡里胡涂就相信了。特别是中文世界,你放了一些完全外文的链接,几乎没有人会去较真弄清楚里面说的,是不是他“翻译”出来的意思。这个“爆裂风车永存”放的一张图,算是证据么,却十分模糊,其实一看这种情形,最好就先怀疑他的真实性了。
重要性(明星人物+诈捐),模糊性(模糊的图片),完美具备了造谣的必要条件,这就能成功地吸引到吃瓜群众的注意力了。
那我们如何避开这些谣言的坑呢?既然知道一个谣言的构成,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判断是非了。
关于重要性,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是对哪个明星都了解的,所以甄别一个消息是不是谣言,我们只能针对它的模糊性来推敲了。这有三方面的构件。
1、关于资料 这个资料来自何处?谁发布的?他都详细列出来了吗?他有没有语焉不详?
2、关于作者 这个信息的发布者是谁?有没有其他专家、学者佐证?达利奥在《原则》一书中说,要根据一个人的权威性确定他的可信度,不是阿猫阿狗的话都可以同爱因斯坦一样说服力的。
3、关于论证 如果论证逻辑不能自洽,罗列的证据其实就没有作用。
这里不想仔细分析“爆裂风车永存”的其他言辞,因为我们普通人其实也没有必要去细究哪些是造谣哪些是真实,这个甄别的成本蛮大的,有这力气不如去干点别的,我们只是静静地做个吃瓜群众好了,但当一个重磅的信息放了出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再说吧,不要那么容易愤怒,我们见到的反转事件又不是不多,说不定有人就想利用你这种愤怒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