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在《邪不压正》里说:我就是为了这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这就是“因和果”,说起因果,我们总想起大自然中,春播秋收这样的顺序,播种是因,秋收是果。怀胎十月是因,生下宝宝是果。寒窗十载是因,金榜题名是果。
可是,社会中的很多因果,没有这么清晰的时间顺序,到底是你和同事没情谊,才不参加聚会,还是不参加聚会,才没有感情?
是我们逼孩子,使得他们对学校失去了兴趣,还是他们没兴趣学习,我们才逼他们?
逻辑往下推。历史是谁书写的?有人说是先发生了什么,再由司马迁这些旁观者用本子记下来,也有人说是胜利者的意志。
那是先有历史?还是先有胜利者?先发生了故事,我们写日记都是这一种,可是,在奥威尔大名鼎鼎的故事中,是先有了真理部,然后才开始系统的改写历史。
制作历史,工作量当然非常大。但是改写历史在过去并不难,因为存留的书籍不多,收集在一起,拿去烧了就行,可有些事已经记在活人脑子里了咋办?把这些老头儿也拿去烧了吧。做大事不能拘小节。
等民族将来强大了,海晏河清,再也不受欺负,相信他们会瞑目的。
先有了女孩的奋斗,走出小乡村,然后收获一段异国恋情,再孕育出一种酒,这是一种因果顺序。但是先有了一瓶酒,再找人编一段乡村里飞出金凤凰,一段令人艳羡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一种因果顺序。(我们这里不就是编故事平台吗?吧唧和小晖晖的故事就很好看啊。)
是先有醋还是先有饺子,其实是两种世界观。
女人天性善良,宽厚博爱,她们相信先有爱。先有童话故事,先有真和美。腹黑的男人则相信先有沙麓,先有了权力,然后权力说;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个人的世界观,在理性和思考之上,无需讨论,也没办法讨论。结局已经在最初写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