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西婚礼文化

中西婚礼文化

作者: 巫女的毒果 | 来源:发表于2019-12-11 14:09 被阅读0次

    看的相关的婚礼文化知识,记录保存一下。

    1.婚俗的含义:从广义上讲,有关婚姻的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包括恋爱、嫁娶、生育和婚后生活等婚姻习俗,反映与婚姻相关的形态、观念和礼仪;从狭义上讲,婚俗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婚礼习俗,主要指嫁娶礼仪。

    2.婚俗的特点:普遍性、神圣性、相对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征。

    3.婚俗文化,指围绕着人们恋爱、嫁娶、生育、婚后家庭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的缔结。

    4.婚礼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防止重婚,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

    5.婚姻的含义:在古时婚姻又被称为“昏姻”或“昏因”,其含义主要有三种:一是嫁娶之礼,是一个男娶女嫁的过程;二是夫妻关系;三是姻亲关系。

    6.婚姻的定义:婚姻是一定的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社会形式以及由此而确定的夫妻关系。

    7.

    婚姻形态:⑴消亡的婚姻形态:杂乱婚(又称“群婚”,是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没有固定配偶形式的婚姻关系)、血缘婚(又称“血缘家庭”,是指原始社会中同一原始群体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族外婚(共夫共妻的非血缘婚,又称“族外群婚”)、对偶婚(暮合晨离的短暂婚姻、除了主要配偶,还有若干个其它配偶)、媵妾制(族外婚与一夫多妻制的结合,是指一个贵族男子娶妻,这个妻的侄、娣(妹)也随她一同陪嫁)、典妻婚(“借妻生子”的买卖婚姻,又称“租期婚、雇婚”等,是指男方以财务租用或雇用已婚妇女做定期妻子的婚姻形态)、服役婚(以劳动作为补偿的婚姻,也叫“服务婚”,分为婚前和婚后服役两种形式)、童养婚(先养后娶得畸形婚姻);

    ⑵逐渐消亡的婚姻形态:掠夺婚(又称“抢劫婚”,指男子以强硬的手段甚至是战争的手段来劫夺女子为妻的婚姻形态)、买卖婚(以物易人的婚姻形态)、转房婚(又称收继婚、逆缘婚、续嫁婚、顺缘婚,这种形式事实上是一种再婚的婚姻模式,特点是混乱无序)、交换婚(变相的买卖婚姻,是指两家互以其异性家属交换再婚的形式)、冥婚(迷信色彩浓重的婚姻形态、有三种类型:人神冥婚、鬼鬼冥婚、人鬼冥婚);

    ⑶现代社会的婚姻形态:单偶婚(一夫一妻的终身婚姻)、聘娶婚(婚姻的主要形式,关键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娶之约、天作之合,聘娶婚模式:六礼,即是指从议婚到完婚的六种礼节,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入赘婚(男嫁女的婚姻形式,也称招婿婚、招养婚,民间俗称“倒插门”、“招女婿”)

    8.

    ⑴婚龄观:指和结婚年龄相关的婚姻观念,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婚龄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男女通婚的年龄限制,即传统习俗和观念里中认为男女适宜婚嫁和应该婚配的年龄(“及时嫁娶”、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男女双方的年龄差距(一般3-5岁的年龄差、10-12岁是极限、老夫少妻或老妻少夫);一家之中兄弟姐妹的成婚顺序(按照长幼顺序)。

    ⑵门第观:指的是“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狭义上的“门当户对”指的是滴几滴婚姻的两个家族或者家庭应该有相等或者大致相同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广义上的“门当户对”可分为经济上的“门当户对、社会上的“门当户对”和文化上的“门当户对”,主要衡量依据在于男女双方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学识。

    ⑶郎才女貌观:把男女双方父母德才品貌作为衡量二人是否合适缔结婚姻的重要尺度和标准。通常情况下,男方对女子品德容貌的要求更高一些,女方对男子的才学品质要求更高一些。

    ⑷传宗接代观:把传宗接代认为是缔结婚姻的首要目的,把生育后代看作是接续香火和完成孝道的第一要义。(各地不同的祈子习俗,如闽广地区的临水夫人,广东民间崇信的金花娘娘)

    ⑸父母包办观:父母、尊长对于子女的婚姻有着绝对的主婚权利,可以决定子女的婚姻。

    9.

    ⑴中国传统婚俗中的订婚流程主要包括纳采、问名、纳吉、下聘四个步骤。

    ——纳采:又称“议婚”,媒人带着礼物代表男方去女方家提亲。

    问名:又称“讨贴儿”,即索取“庚帖”,又称为“八字贴”,写有姓名、生辰八字、家中排行、籍贯、父母姓氏、祖宗三代等内容。

    纳吉(合婚):卜吉凶,决定是否缔结婚姻

    纳征:又称“下聘”或“纳币”,也称“过大礼”、“大聘”、“完聘”,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⑵中国传统婚姻中的备婚杂俗包括选择婚期、布置新房、置办妆奁(即嫁妆)和铺床(又称“铺账”,包含着对新郎新娘美好的祝愿,重点在于床位和被褥)压床。

    ⑶成婚装束:凤冠霞帔、上头开脸(“上头”又称“梳头”或“上笄”,最早起源于招聘时代女子的成人礼—及笄礼;“开脸”又称“开面”)、红布障面;

    中国传统婚俗中的迎娶礼仪包括亮轿(又称“晾轿”)、发轿、拦门、上轿、起轿、泼轿、颠轿。

    新娘进门礼仪由转席传袋(俗称“转席”、“铺毡”、或“传袋”,是祝子的象征)、过门跨鞍(取平(瓶)安(鞍)之吉)、撒豆驱邪、射箭越火四部分组成。

    ⑷“拜堂”又称“拜天地”,场所一般是由男方家的堂屋布置成的喜堂。拜堂时新郎、新娘分男左女右站定,随掌礼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喊令声开始跪拜。

    ⑸闹洞房古称“戏妇”“谑亲”俗称“暖房”“闹房”“闹新媳妇”“戏新郎”。特指新婚当夜在新房内举行的以戏谑新郎、新娘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庆贺形式。闹房方式主要有武闹和文闹两种。

    拓展:同牢礼:洗完手后,新人对席而坐,男西女东,意指阴阳交会;

    沃盥礼:净手洁面,也寓意着新人精神上的一种洗礼;

    中国传统婚俗中的洞房仪礼由坐床撒账(“坐床”又称“坐帐”“坐福”或“坐富贵”坐帐要面对“喜神”的方向,时间越长,寓意婚后越有福气)、秤挑盖头(新婚夫妇进入洞房后的第一个仪礼)、共牢合卺(洞房礼仪中最为庄重的一项仪式;“合卺”又称“合瓢”“合欢杯”或“交杯酒”)、同心结发(古时只有初婚者才有资格行结发礼)和守花烛(俗称“点花烛”)五部分组成。

    中国传统的婚后礼仪由成妇礼(①拜舅姑,也即拜见公婆,是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在家族祠堂拜见男方家长及叔伯兄弟等家庭成员;②馈公婆:又称“下厨房”,即让新娘子在夫家厨房做一桌饭菜)与成婿礼(回门礼,新婚之后,新娘携新郎第一次回娘家,也称“归宁”,婚后第三天回门,又称“三朝回门”)两部分组成,只有完成了成妇礼,新娘才算是被正式接纳为男方家庭成员,只有完成了成婿礼,新郎才被女方正式认可为“半子”。

    ⑹西方传统的成婚礼俗包括交换戒指、揭头纱、亲吻礼(标志着新娘状态的改变)、点烛礼(“家族之烛”、“婚姻之烛”):抛花礼(“幸福使者”,“幸福接力棒”)等。

    10.婚俗吉图与婚俗吉物:

    ⑴常见的鸳鸯图案样式有鸳鸯并游荷花前,名“鸳鸯戏荷”,又称“鸳鸯喜荷”,以“荷”谐“和”,祝福夫妇和睦;鸳鸯卧于莲叶上的“鸳鸯同心”,以藕心通连比喻夫妇同心,相守偕老;“鸳鸯贵子”,为鸳鸯和莲花的纹图;配合长春花,题名“鸳鸯长安”“鸳鸯长乐”“鸳鸯戏水”。

    ⑵凤凰于飞实质上描绘的是一幅凤与凰在空中交尾、同飞的吉祥图案,是夫妻和谐的象征,一般用来祝福婚姻新人的生活幸福美满。丹凤朝阳有完美、吉祥、明光的涵意,在婚俗文化中用来表示人们对光明未来、甜美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龙凤呈祥在传统文化中,龙代表男性,风代表女性,龙凤相应,各居一边,象征阴阳和谐、婚姻美满、吉祥福瑞,人们常用“龙凤呈祥”来祝贺新婚。

    ⑶喜鹊登梅图属花鸟图范畴,描绘的是喜鹊站在梅枝上,称作“喜上眉梢”,取喜鹊的“喜”字,又以“梅梢”与“眉梢”谐音取意。是含蓄的表达喜事不断,人逢喜事精神爽,喜形于色好事多之意。描绘两只鹊儿面对面的图案叫做“喜相逢”;描绘双鹊中加一枚古钱的图案称“喜在眼前”;喜鹊与三位文人雅士组合,称“喜报三元”;喜鹊站在梅枝上,称“喜报春光”、“喜上眉梢”;两只喜鹊站在树枝上,称“双喜”;一只獾在地面看着天,一只喜鹊在树上看着地,称“欢天喜地”;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等等。

    ⑷麒麟送子图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或以小儿为中心,戴长命锁、持莲抱笙;或小儿骑麒麟,麟角挂一书;再或有小儿背后有一张伞持扇仕女护送等,以寄寓“麟子”之意,更祈小儿长命百岁。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希冀人丁兴旺、子嗣绵延。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⑸瓜瓞绵绵图式有两类,一类是瓜连藤蔓枝叶,另一类还加上蝴蝶图案,取蝶与瓞同音。婚姻连理枝花怒放,绵绵瓜瓞锦衣归,雀屏中目慰须眉,夫倡自然贤淑随。葫芦谐音“护绿、福禄”,历来是健康长寿,福禄相随的象征。人们常用“连着枝叶、切开一角、露出累累果实的石榴”的图案,以象征多子多孙,谓之“榴开百子”。

    ⑹中式婚礼吉祥物品有吉祥如意、凤冠霞帔、红盖头、鞋、红手帕、合鬓等服装配饰;生活用品类吉祥物品有梳子、镜子、子孙尺、剪子、斗、算盘、筷子、子孙痛;婚礼用品类吉祥物品有红喜字、喜联、压箱钱、花烛;食品类吉祥物品茶、撒账、红豆、红鸡蛋。

    ⑺西式婚礼吉祥物品有婚纱、头纱、婚戒等服装配饰;婚礼花艺、戒指、蜡烛等婚庆用品;婚礼饼干、蛋糕、香槟塔等吉祥物品。

    11.婚礼文书:

    ⑴“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⑵婚联蕴含着吉祥的祝福,把中华婚俗文化和文学艺术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在创作婚联的时候应注意: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分局要对称,第二,上下联结构要相同,第三,上下联平仄要协调,尤其要注意仄起平落——即上联最末一个字用仄声,下联最末一个字用平声,第四,对仗要工整。除此之外,婚联的使用还要分场合,不同的地点要使用不同的婚联。

    ⑶婚礼主持词作为婚庆场合使用的主持词,实际是演讲辞中的一种,有着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婚礼主持人要准备好一份出色的婚礼主持词,需要注意把握:第一,要雅俗有度,与婚礼气氛相协调,第二,要“情情互动”,情真意浓,第三,精心提炼,张扬个性,第四,要把握时间,详略得当。

    ⑷拓展 :①婚书:是旧时最早起源于唐代,契约式婚书最早出现在清代;②太平天国时期—合挥(最早的结婚证书)—保护女权,提出了“一夫一妻制”,并专设婚娶官专门负责婚姻登记,颁发合挥。

    ③民国时期—新生活集团婚礼(集体婚礼)—1934年二月间,蒋介石发起,首例出现在上海市。

    12.中西婚俗文化的差异:

    ⑴中西婚俗文化差异包括:①中西方婚姻目的的差异;②中国人认为婚姻是一种礼仪秩序,西方人则认为婚姻是一种法律契约;③中西方的婚姻观念的差异;④中西方对于家庭关系认识的差异;⑤中西方对于婚姻角色认识的差异;⑥中国人的传统婚姻文化中重视的是社会要素和物质要素,而西方人在婚姻中则重视的是自然要素和精神要素。

    ⑵中式传统婚礼流程:新郎到新娘家迎亲;——铜锣开道,后面有迎亲牌,八人手举旗牌,八位吹擂手,最后是披红挂彩的八抬大轿;——到达婚礼地点,舞狮迎亲,新娘下轿踏火盆,跨马鞍,撒麦麸(fú)—拜天地,向父母敬改口茶;——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红盖头,意为:称心如意——新娘新郎喝交杯酒,吃宽心面;——新人为来宾敬酒,发糖;——婚宴结束,新人入洞房。

    ⑶西方的婚礼流程基本步骤:来宾入席;——奏结婚进行曲;——女方家长入席,全体来宾就坐;——牧师证婚;——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献诗;——礼成;——茶会或晚宴。

    13.中国婚俗文化的沿革:

    ⑴近代(1840鸦片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婚俗文化的转折与中国近代史开端一致:①自由恋爱和自主婚姻开始出现;②婚姻自由开始被写入婚姻法规和婚姻契约;③1950年第一个《婚姻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社会真正进入到婚姻自由时代。

    ⑵现代(1949年以后)——①结婚仪式多元发展(传统酒店婚礼、草坪婚礼、教堂婚礼以外,水下婚礼、空中婚礼、舞会婚礼、旅游婚礼,已成为中国婚礼的潮流);②“红娘”多样化(“网络红娘”在现代更受欢迎);③都市“剩女”现象;④“闪婚”与“闪离”——“快餐式爱情”

    ⑶近代中国婚礼仪式的革新表现在:①效仿西方的文明婚礼的兴起,婚礼仪式体现平等自由的思想;②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时期,文明婚礼并没有从根本上做到绝对的自由;③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车轿迎娶新娘的礼节并未改变,婚礼体现了融汇中西的特点;④简单、经济、庄严为宗旨的“集体结婚”方式开始出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西婚礼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vo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