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是一篇宣讲稿。背景是关于民航“三个敬畏”安全作风建设宣讲比赛。
正文:
关于“三个敬畏”的宣讲,之前大家的宣讲更多是从“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方向来阐述“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我思考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敬畏?第二、敬畏和“我”有什么关系?第三、如何做到常怀敬畏之心?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与大家共勉。
一、什么是敬畏?
“敬”是指敬重、严肃认真,畏有惧、谨慎、不懈怠之意。这里我简单说下畏、惧、怕三者的区别。畏是不惧,但是稍微有点心理上的惧,还不至于表现出形体的特征;惧,不怕,但是心理上的恐惧已经突破畏的极限,表现出了一点点的畏缩形体特征;怕,完全的恐惧,是心理和形体上的双重表现,属于理智已经无法正常压制身体的瑟瑟发抖了,身体已经无法克制的颤抖状态。那么,敬畏是什么?敬畏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畏之心不是害怕而是谦虚的体现,害怕往往来自我们内在的恐惧,让我们无法裹足向前;而敬畏之心却让我们明白,要想走得顺利,必然要懂得敬畏。敬畏并非是由畏而敬。敬畏乃指由敬而生的尊重,不是畏别的,畏己之冒犯之念也。也就是说,敬畏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二、敬畏之心和“我”有什么关系?
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对咱们民航局提出的“三个敬畏”精神领会还处于字面意思或是单纯走过场的话,那麻大烦了。因为接下来班组做再多关于“三个敬畏”的宣贯工作都等于劳民伤财、如雷贯耳的风吹过。请大家思考下:为什么,上到整个民航系统、再到公司、下到整个部门、班组和科室都在强力开展“三个敬畏”的学习?为什么“七到班组”里安全教育和风险防控两项工作我们要定人、定期、定任务,还有交叉自查反复整改?请问,这些到底和在座的每一位有什么关系?对,因为以上都是安全的载体和抓手,安全是每个人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我们平时学习的诸多案例中,看起来仅仅是案例吗?每个别人身上的悲剧都是故事,落到自己头上就是灾难!《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话:“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希望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的同时,更要时刻严格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成为那个悲剧的制造者!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就是你出征时,每个人都在;你凯旋时,每个人还在!
三、如何做到常怀敬畏之心?
南怀瑾先生说:只有两种人可以无畏,一种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种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敬畏之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知行合一自然反应。人活着,需要一点敬畏,何为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敬畏自然、敬畏道德才是敬畏之心的根本,毕竟,当人心存敬畏时,方能行有所止。
1.敬天,相信因果的力量。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因果。现在很多人缺少敬畏之心,对很多事都是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对身边人一副你来我看不见,你走我不送,你稍微触碰到我的逆鳞就原地发作的态度。殊不知人生的每一步路都不会白走,你对生活无所谓,生活回报你的必然也是无所谓。甚至还有些人活在自己的认知里,常年不阅读、不思考,总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谁也比不上他,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无视制度、信誉、法律等,无任何敬畏之心更不管理自己的能量场,任其影响更多人陷入泥潭。我想说: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凡事皆有因果,自酿的恶果终会自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幸免的。
2.敬地,相信自然的力量。自古以来,人们便相信征服是不可阻挡的脚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拒绝谦卑,坚信人类才是世界的主宰。但一次次的灾难告诉我们,人类应当平等地对待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种瓜得瓜,但种瓜断然不会得苹果。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们的祖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人和动物在各自的领域安居乐业。人一旦没有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董卿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这个世界看似让人类占尽了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自然,就是在毁灭自己。所以,无论何时,都别忘敬畏这片土地,如果你违背了自然规律,大自然就会狠狠地惩罚你。
3.敬自己,相信努力的力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收获就一定要有付出,这世界是平衡的,等价交换是世界的不变法则。何炅曾经在《新闻当事人》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要得到,你必须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但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人生就是这样的,世界真的是平衡的。”你怎样,你的世界就怎样,说到底,你会经历什么事,过上什么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所以,我们不需要去羡慕别人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生,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和拼搏。他强由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先做好自己就好!
4.敬本质,突破圈层见大“我”。敬畏的本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它好比刹车片能助力我们平安到达终点。敬畏能心生尊敬,比如:敬畏旅客,我们才能致良知、一遍又一遍善心善行地服务旅客;敬畏制度,我们才能遵守制度有序地生活;敬畏父母,我们才能尽孝而非愚孝;敬畏诺言,我们才能守信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敬畏婚姻,我们才能忠诚对方拥有幸福;敬畏上级,我们才能尊敬上级而非当面讨好背后拖延;敬畏同事,我们才会注重经营同事之间的友谊;当我们明白无论谁成为“我”的上级或同事,所有的工作要求都是岗位需要,而非物我一体,认为谁谁谁看我好欺负,给我安排很多工作,穿小鞋等等负面情绪,做情绪的奴隶。在职场还是生活中,当自己因为对方的言行举止不合理而感到难受时,往往是需要自我转念的时候:人生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我做不了主,别人的事我不能做主,自己的事做自己做主!
大家都知道态度决定一切的道理,而态度一定是建立在敬畏的基础上。人生无敬无畏,实在危险,凡事有敬有畏才能有所谓,接着有好的态度。“有忧才无忧,有惧才无惧”,心怀敬畏的人,才会在做事之前,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迷失自己的心智。只有认清敬畏的本质,坚信“凡事敬畏,人生才可能有好结果”的信念,才能走出小我,走向大我。
心存敬畏,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更有意义地活着的一种明智选择,也是一个人在世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受人尊敬的一件法宝。人有了敬畏之心,心中有了戒尺,对天地对人伦有了敬畏,从而才会“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才能坦荡荡的生存,问心无愧的生活。惟愿大家常阅读、常思考、常怀敬畏之心,在未来获得更高成就的基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