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影响力》

《影响力》

作者: 二十世纪少年_ea1e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15:40 被阅读0次

 

      本书探讨:什么因素导致人们选择顺从?在沟通中怎么有效地利用这些因素?

    作者从六大因素/原则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则的社会功能展开讨论,并进一步考察这些原则是怎么被整合到实际的沟通中。

    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常常遵循“固定行为模式”,即每一次构成模式的行为几乎都是按相同的方式、相同的顺序发生。

    但人类的响应技能除了来自本能外,还来自经验习得的心理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影响力的因素。


一、影响力因素之“互惠”

互惠原理: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这一原理降低了人与人的交换难度。

1.利用互惠原理获利的表现

1)以小博大:利用亏欠感,通过小恩小惠,就能提高他人的服从概率。

    关键在于“接受而产生的回报义务”,即使小恩小惠是强行给予的,也能出发亏欠感。

    牟利的关键是不等价交换:小恩小惠与回报都由最初的发起者来选择。

    如果觉得无法回报,哪怕自己真的需要,人们也会尽量避免找人帮忙。

2)以退为进:通过主动让步,也能提高他人的服从概率。

    倘若有人对我们让了步,我们便觉得有义务也退让一步。

    “先大后小”地提要求,把真正的目标放在“小要求”上。

    由于知觉对比原理,小要求跟大要求一比,就显得微不足道。

2.应对方式

1)如果赞同别人的提议就接受。

2)如果提议别有所图,就置之不理。


二、影响力因素之“承诺和一致”

承诺和一致原理: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这一原理帮助我们减少思考,避免误入歧途。

1.一致性的根源:承诺

1)诱使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或作出某种表态,而后通过我们内心保持一致的压力逼我们顺从。

2)以小积大:从小的请求开始,最终让人答应更大的请求。

2.承诺的效力

1)书面承诺一方面令其他人信服,另一方面令当事人自己也相信所写的内容。因而自我形象就要承受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一致性压力。

2)公开承诺的效力更持久,因为前后一致是一种很好的为人特点。

3)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4)当事人对自发的承诺才能负起责任,没有借口、没有退路。

3.应对方式

警惕不假思索自动保存一致的反应。

1)当人们意识到中了套、被迫遵从了一个并不想答应的要求,他的肠胃会有反应。

2)根据心灵深处发出的纯粹而基本的感觉进行判断,抛开各种借口。


三、影响力因素之“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原理:人们通常会根据别人的意见来判断正确与否。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行事,总比跟它对着干犯的错误少。

    问题出在人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

1.适用条件1:不确定性

  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

  多元无知效应: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另一种解释)

2.适用条件2:相似性

  在我们觉得所观察的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维特效应:陷入困境的人根据其他陷入困境的人如何行动,决定自己该怎么做。

3.应对方式

  要是能敏锐地察觉出社会认同自动导航仪采用失准信息时的状态,我们就可以在有必要的时候关了它,自己接管控制权了。

1)面对明显是伪造的社会证据,我们只要多保持一点警惕感,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了。

2)在我们采纳群体证据时,有必要周期性地四处看看。因为人群而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原理在做反应。


四、影响力因素之“喜好”

喜好原理:人们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先令人喜欢自己”是说服别人的常用策略

1.导致喜欢的因素

1)外表魅力

    长得好看的人明显占有极大的社会优势:更招人喜欢,更有说服力,更频繁得到帮助

光环效应: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外貌正是人的正面特征之一。

2)相似性

    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观点、个性、背景或生活方式

3)恭维

    人们总会相信别人的赞美之辞,喜欢上那些擅长说好话的人

4)接触与合作

    人们对某种东西的态度受接触它的次数多少的影响。

    在接触中建立为了共同利益“团结一致”的“战友”形象,有助于建立好感

5)条件反射和关联

关联原理:人们容易觉得事物之间只存在单一的联系。

    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跟我们偶然联系在了一起,就都会影响人们对我们的感觉:展示积极的联系,隐藏消极的联系,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更值得喜欢

2.应对方式

    顺从专家用来诱使我们产生好感的东西,不必提防,只要当心它们带来的过度好感:提醒我们把交易者和交易分开,只根据生意本身的好坏做决定


五、影响力因素之“权威”

权威原理:对于“权威”的命令,人们对盲目服从:只要有正统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多层次权威体制发展出能适于资源生产、贸易、国防、扩张和社会控制的成熟社会结构才得以发展

1.权威的象征符号

1)头衔: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行为;要得到真正的头衔必须付出努力,但很多无真才实学的头衔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2)衣着:制服、西装

3)身份标志:珠宝、汽车、居所

2.应对方式

    提高对权威力量的警惕性,免受权威地位的误导

1)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

2)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评估权威的可信度,考察权威是否从中获利,警惕专家的以退为进


六、影响力因素之“稀缺”

稀缺原理: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就越高。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数量有限、最后期限

1.稀缺原理的作用机制

1)人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质量

2)随着机会越来越少,人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

心理逆反理论:只要选择自由受到限制或威胁,保护自由的需求就会使我们想要它们(以及与其相关的商品和服务)的愿望愈发强烈。

2.稀缺原理发挥作用的最佳条件

1)当从充足变为稀缺时

2)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

3.应对方式

1)把情绪高涨当成暂停的信号

2)想想自己买那件东西的原因 


    信息时代所提供的“大数据”,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处理能力,导致人们选择一条“捷径”:只靠孤立数据做决定,虽然这会导致许多愚蠢的决定。

    学习《影响力》的目的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方法——抵制、威胁、对峙、谴责、抗议来报复以刺激我们的捷径反应为目的的虚假信号。


FI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yu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