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共读 Day 2 By 光墓

作者: 光牧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7:07 被阅读329次

眼尖的小伙伴有没有发现,我今天去掉了笔记俩字。
今天的重点不在于笔记,笔记也有很多小伙伴在做,但从昨天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昨天的五个问题、提到的概念,能否迁移到我的生活之中去使用?
今天老大竟然讨论到这个问题了,我昨天在回复笔记的时候恰好也提到了,那也刚好就这个方面思考一下。


一、书背后的世界

这里有个小故事,让光喵娓娓道来:
  • 1.妈妈的提问…
    周二晚上睡觉之前,我开着得到App在听《武士道》这本书,下午地铁上还没听完。
    妈妈在我的卧室,刚好听到日本人如何切腹那一段,就问我这种书有什么好听的?
  • 2.这是本啥书?
    《武士道》这本书的背景有点意思,它写在甲午战争后的四年,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西方国家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留下正面的印象。
    书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武士道的①精神内核、②教育训练、③文化影响。
  • 3.地铁的思考
    我不太清楚别人听到这本书背景介绍时候怎么想的,但我在地铁听背景介绍的时候,脑子里面DING地,灯就亮起来了:
(1)作为读者投入了时间在阅读上面,这个支出是为了获得被作者全盘洗脑吗?
(2)如果不是,那么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可曾想过作者基于什么背景和动机来写出一本书吗?
(3)我们凭什么来认定一本书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去花时间阅读和学习、以此为基准改造我们的思想模式和行为的?
(4)除了动机和背景,是否还有一些潜藏于背后、作者有意或者无意没有告诉我们的信息、我们默认了一些看似常识的论据来作为内容的支撑?
(5)这个问题仅仅发生在阅读里面吗?我们与人的交往、阅读网上信息、看事情问题,会不会出现同样的困惑?
  • 4.瞬间的回答
    因为思考过,同时平时也大概这种想法,所以对妈妈的提问,我是这样回答的:
    “虽然书里面的内容我没多大兴趣,但起码有两点是可以学到的:

  • (1)以后看书时,要看看书的写作背景和动机,不然都不知道人家想用这本书对你干嘛。

  • (2)人家使用什么样的结构写书啊,我以后也能用这种结构分析和写作啊。

  • (3)看看日本人是怎么传承武士道的,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因为即将睡着了所以就没继续说下去,不过也够了。

  • 5.喵在做什么?
    关于得到App的事儿,我已经说了两天了,可能也是刚好这段时间一边共读,一边听书。
    有兴趣可以看看这篇:我是怎么将得到APP的知识在当天就用起来的?
    对我来说,其实是将一个知识升维去看背景,降维去做实践。


二、道之中的方法

(一)我是在做笔记呢,还是在吃鱼干呢?

喵今天没有急匆匆地写个幕布交作业。
你有没有发现,昨天的内容其实就是老大自问自答,而今天转入了具体的操作。
自问自答的方式,基本上问者已经知道自己回答的内容,我照着做幕布就可以了。最多有些概念库,但这些问者是很清楚的,会强调告诉大家要记住啦什么的,更像个FAQ。
但今天这种具体的操作呢,像老大这种老妈子,会一边做一边讲解各种延伸的概念和知识。
这就不是简单的幕布或者笔记能够记录下来的了,大把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有没有觉得,其实挺像我们在工作中接触一个新内容的操作时候遇到的情境?
这个情景下,除了学到了那个指定的工作以外,你觉得会不会丢掉了些什么?

在第一天的笔记中,能够延伸出去的地方都够多的了,何况今天乎?

今天这份作业只是一个思考记录而已。真正的笔记,还得回去重听~
嗯,在这里我想说一句,老大你每次共读保持1小时就好了……这小鱼干多了…喵真的消化不良啊。

(二)这鱼到底怎么吃呢?

以下是我看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作业。

当然还有很多笔记了,尤其是第一次接触检视阅读的小伙伴。我在5:35左右听到老大开始一边做检视阅读一边跑题,我就停下了笔记,因为检视阅读的内容我之前听过,所以我一边听一边思考一些别的问题:

我的检视阅读能力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能力圈了吗?
检视阅读能力背后的规律和和可迁移能力我培养了吗?
老大不断拓展和延伸的内容,比方说对印次版次的思考,背后反映什么样的规律和逻辑?

……

然后发现这些都是瞎扯。
其实就算是两方面的内容:

  • 1.关于方法的刻意训练
  • 2.关于未知概念的提高理解。

1、对检视阅读的刻意训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0分钟啃完一本书的技能,先把这个练习到位再来思考别的,起码目前来说我还是不够这么牛的。

理解外包、决策外包、知识付费。

2、对未知概念的理解提高

有很多概念大家都觉得闻所未闻,积累了很多概念库。
然而这些概念是不是都查找了就能够用在生活中呢?
我觉得反而要以终为始,不断把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理解融入对目的的达成过程之中,才有实际的意义。
那么多的新概念,焦虑不过来,还不如日拱一卒。


三、喵手上的作业

对我来说,“道理都知道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分手的歌都听过但还是避不开分手”

  • 有一个小事:分手后直到不久前都一直听着各种分手的歌,而且是很久以前就特别特别喜欢唱的,像《月球上的人》《我好想你》《偿还》《红豆》之类的,上下班一边听一边掉眼泪,睡觉就更不用说了。
    有一天逐字逐句地唱着的时候我就想,分手之前我又不是没听过这些歌、没认真唱过这歌词,然而不也犯了跟歌词里面一样的错误嘛?
  • 热恋的时候唱给她听,分手的时候唱给自己听…这是念佛呢还是怎么呢?
    所以这俩月我都不怎么听歌了,听书吧,起码在提高自己。

看过我作业的小伙伴可能都知道,喵做作业的态度特别不端正。
一般来说,参加活动的时候,喵第一天做作业都是规规矩矩的,第二天开始出现歪门邪道了,第三天看喵的作业就压根不知道组织者原来出的题目是什么鬼了。
栗子:光喵的作业:红外灾难

老实说,我都不知道后面自己做出来的作业,究竟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东西。
但我希望我的作业和输出,都朝向我能力提高的方向。


四、群里面的作品

(一)课程笔记:

林霜降的Day2幕布
末夏的Day2幕布

(二)可视化呈现:

柠檬佳的流程图

柠檬佳的流程图

男生版检视阅读流程

男生版检视阅读流程

老大的检视阅读脑图

永澄的检视阅读脑图

念小娜的脑图

image.png

王秀兰的脑图

image.png

曾丹的脑图

image.png

(三)参考链接:

永澄老师公众号内搜索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领读文字稿】
永澄:一个模型解决目标达成中的纠结问题永澄:一个模型解决目标达成中的纠结问题
永澄:个人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和策略永澄:个人发展战略制定的逻辑和策略
张五常 读书的方法张五常:读书的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思慢想共读 Day 2 By 光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yxcxtx.html